给农民工更多关爱(记者手记)
本篇文章677字,读完约2分钟
从起诉、立案到调解,在13天内,拿到了何拖欠的工资;经过各种波折和六年多的诉讼,张志学终于拿到了垫付的工伤赔偿……法律援助律师帮助农民工维权的故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双手支撑着家庭生活,双手推动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是农民工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近年来,农民工权益的制度保障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法颁布,农民工保险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企业应设立工资保证金,恶意拖欠将受到刑事处罚...
然而,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道路仍然是曲折而艰巨的。一方面,农民工案件的法律关系往往比较复杂,工伤案件可能涉及多个主体,面临一系列诉讼。另一方面,农民工维权意识和能力薄弱,一旦发生纠纷,往往陷入被动。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执法的源头监督比事后维权的救济更为重要。由于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加工、制造、服务等行业,这些行业是容易发生工伤的领域。虽然法律明确规定员工只有经过安全培训后才能上岗,但许多企业并没有为了降低成本而对员工进行培训,这导致了工作中的事故。如何从源头上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考验着企业的自觉性和政府的智慧。此外,如何疏通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末端也值得思考。例如,工伤预付款制度已经建立,但为了及时、充分地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有必要加快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忙了一年,辛苦又有收入;如果你受伤了,你可以及时得到赔偿。”这是对农民工公平正义的最简单的看法。随着春节的临近,让我们更加关心农民工的兄弟们,切实维护他们的权益,让他们安心幸福地度过美好的一年。
《人民日报》(2018年1月24日,第18版)
标题:给农民工更多关爱(记者手记)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7096.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