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文化故事
本篇文章1475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中国文化的大发展,“走出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文化企业的必修课。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北京国际贸易博览会上,一些制作精美、设计独特的瓷器被随意陈列在江苏省的展台上,吸引了许多参观者。这些瓷器来自富友设计学院。
富友成立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研究和视觉文化的整体设计与创作实践,已成长为中国文化艺术设计的权威专业顾问团队。2015年,富友创建了100件非遗产手工艺品创新平台,开始了“走出去”的步伐。他的设计作品在国内外赢得了许多最高奖项。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当前环境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富友“走出去”的经历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富友设计&白公子的创始人兼创意总监马聪。
马聪经常往返于国内外各种展览和比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非常了解。他说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一方面,文化遗产极其丰富,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把传统文化视为一种独特的战略资源,就必须做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和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转化工作;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复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期待。作为东方美学、人生哲学和价值传承的载体,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以创意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文化产品将作为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得到开发和转化。
在马聪看来,目前中国文化出口的规模虽然在扩大,但从结构上看,文化产品的比重相对较高,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服务的比重仍然较低。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要转型为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和制造业,还要照顾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和精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提炼和改造,不仅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附加值,还可以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当代特色。
在这方面,富友是如何做到的?马聪告诉记者,这主要是“走出去”+“卖光”。文化创意企业的产品是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如果文化要“走出去”,产品就会“销售一空”。所谓“走出去”有两层含义:第一,“走出去”,创新沟通方式和手段,避免博物馆式的高高在上、远远的传教式展示和“摆摊式”的简单技巧表演,不与自己交谈,不自娱自乐,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他以富友今年4月参加米兰设计周为例。在此期间,富友做了一个特别的展览,这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展览的名义举办展览的设计师。展览面积超过300平方米,有10个系列的作品,展览流量约10万人,在整个展览的22个展厅中排名前三。有一套名为《窗影流光》的作品,将传统的花窗变成了现代的艺术装置,其中运用了双面绣的手法,有别于一般的内容如百鸟拜凤、富贵牡丹。这件作品用烟、雨、雾等刺绣。同时,结合现代科技,通过光影的变化呈现出一年四季循环的美。“很多游客都很惊讶,因为我们用国际语言表达中国文化,用现代词汇表达传统文化。事实上,不管国界和语言,中国人和外国人对美好事物的感觉都是一样的。”马聪说。
不仅如此,“走出去”也意味着“走下去”和进入生活。以适当的方式生活在回归中,使中国文化广为人知、被接受和使用,从而使传统文化“活”起来。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它是在现代生活中每天被提及和使用的最好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当它被真正理解、接受和喜欢时,它才能被出售。传统文化只有“卖”才能真正“火”,才能形成产业闭环,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马聪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而推动转化的核心必须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家企业,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销售’文化产品和更多的‘走出去’创意服务,抓住行业热情,让世界见证东方美学的文化爆炸力。”
标题: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文化故事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5957.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中外农产品批发行业谋求合作新模式
下一篇:土耳其打响“里拉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