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级湾区供应链 粤港澳物流产业加速融合
本篇文章3063字,读完约8分钟
[摘要]近年来,物流业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通过加大投资、税收、土地等政策的结合力度,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得到大力支持,涌现出许多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
6月11日,智能物流研究院和京东物流发布了《改革开放40年——粤港澳大湾区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透视》。以京东物流大湾区保税仓库为例,2015-2017年,大湾区跨境进口占全国40%以上,跨境货物量也占全国40%以上。其中,2015-2017年南沙保税仓库订单年均增长率为183%,订单金额年均增长率为224%。香港仓库2017年订单较2016年增长168%,订单金额较2016年增长18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湾区粤港澳研究所研究员刘胜告诉《时代周刊》记者:“近年来,物流业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通过不断加大投资、财税、土地等政策的结合力度,大力扶持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发展中,出现了更多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
根据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向《时代周刊》记者提供的广东省甲类物流企业名单,截至2017年底,广东省共有甲类物流企业294家,其中广州100家,深圳129家,佛山13家,东莞14家,中山9家,珠海6家,惠州4家,肇庆1家,江门3家。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跨境通信(002640)等软连接的开通,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正在加速整合和发展。
互补的区域优势
与中国其他地区和世界其他海湾地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跨越了三个海关区、三个行政区划和三个社会法律环境。“一国两制、三关四市”模式是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发展的最大特色和优势。
内地城市,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周边城市,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土地开发、物流园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等。,并逐渐从早期纯仓库的角色转移到发展现代物流服务的高端环节。
广东省物流产业协会办公室副主任徐晶莹告诉《时代周刊》记者,2017年,广东省社会物流总量达到225750.4亿元,占全国的8.93%,全省社会物流总成本为13023.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49%。物流业增加值6489.2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2%,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3.66%。
去年,广东省完成货运总量400756万吨,同比增长7.0%;货物周转量28199.9亿吨公里,增长28.0%。全省进出口总值6.82万亿元,广东外贸物流占全国的24.8%。全省快递业务量达到101.35亿件,同比增长32.09%,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广东邮政业务总量和快递业务总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快递业务收入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
“可以看出,2017年广东省物流业总体稳定,社会物流总量保持上升趋势,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经营质量提高,物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徐晶莹说。
“由于粤港澳物流业在基础禀赋、角色定位和产业优势上的差异,大湾区港与其他港口形成了明确的分工。”刘胜说,随着粤港澳一体化的深入,粤港澳在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环节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合作互动的良好关系,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
“例如,长期实施的粤港跨境仓库。”以刘胜为例,这是广州海关在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发起的一项改革创新项目,旨在建设一条空陆路跨境货物高速公路,实现香港机场与南沙保税港区物流园区之间的一站式“空陆路联运”。去年,在广州海关区佛山郭彤保税物流中心(乙类)进行了推广和推广。在这种模式下,海关叠加了“粤港海关监管互认”和“快速通关”等便利措施。货物到达香港机场后,可以直接装车安排转运到郭彤保税物流中心,从而消除了香港机场货物与仓库、货主仓库和运输代理仓库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仓储和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
交通建设有助于物流业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内容,其发展和完善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空的内陆和海外陆路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粤港澳新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客货运输量占全国35%以上。
“一般来说,全球物流中心必须具备与世界接轨的能力。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一个全球物流枢纽,其与世界的联系能力非常强,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可以通过它转移到世界各地。可以说,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全球物流枢纽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刘胜说。
《广东省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建立快速交通体系应是大湾区未来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并承诺加快城市高速路网和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增强城市间的连通性和对外辐射能力。
同时,广东“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55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200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1万公里;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400公里。
一直备受关注的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企业也有好处。今年1月中旬,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向媒体表示,粤、港、澳三地政府已达成共识,港珠澳大桥的三个港口将从开通之日起实行24小时通关。港珠澳大桥口岸将实行“三地三检”模式。三地的港口位于各自的领土内,由三地政府设立。
业内人士指出,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并不遥远,港深物流和货运代理将能够通过大桥将货物直接运输到香港机场或港口,节省30%以上的运输成本,这有利于港深物流和货运代理利用港珠澳大桥拓展物流业务。
“通过构建全球一体化的物流通道和网络体系,粤港澳大湾地区有利于形成功能齐全、及时可靠、通关便捷、流通顺畅、经济高效、陆海空并举的全球门户和全球枢纽,从而促进粤港澳大湾地区的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刘胜说。
创建世界级的海湾地区供应链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供应链物流问题仍然存在,“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刘胜指出。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和制度存在差异。粤港澳在物流通关政策、供应链金融政策和物流业准入等方面存在差异,给大湾区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挑战。二是大湾区缺乏物流信息共享连接机制和大数据平台支持,可能导致物流系统运行效率低下;三是湾区物流企业合作水平不高,不利于促进大湾区物流业的错位发展和合作能力。第四,大湾区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法律与商业环境的协同作用不够,物流技术标准不统一。在通过海关检查时,他们可能会面临不同标准造成的货物滞留等问题,从而降低物流效率。
"智能物流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刘胜说。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在仓储、分拣、运输、配送和客户服务的整个供应链中实现“无人化”或“智能化”,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京东、怡航和华为等公司正在大力推广无人化流程。随着智能物流领域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大湾区有望在未来形成国际智能物流网络生态系统,构筑中国乃至世界智能物流的新高地。”
为了打造与世界级海湾地区相匹配的供应链,刘胜认为,一方面,供应链企业必须具有前瞻性、全球性和特色化的战略眼光,跟上国家和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结合自身的优势和优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合理布局,专业服务,健康竞争,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物流枢纽和世界级供应链,还必须促进粤港澳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整合和协调,打破行政壁垒和障碍,实现粤港澳供应链产业的整合和错位以及物流要素的自由流动。
标题:打造世界级湾区供应链 粤港澳物流产业加速融合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22545.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