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阳晚报”我们定位为“立足贵阳、辐射贵州、面向全国的区域性综合新闻门户网站”,网站已有包括房产、汽车、娱乐、体育、财经、党政、评论等在内的近10个新闻频道。

主页 > 要闻 >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来源:贵阳晚报作者:郑国林更新时间:2020-10-13 16:49:37阅读:

本篇文章2597字,读完约6分钟

作为目前银行业正在大力开展的一项工作,普惠金融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包括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多渠道资金正在涌入。然而,普惠金融的道路已经走了一半,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最近,《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监测报告》(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所发布的《浙江》报告显示,浙江普惠金融发展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尽管如此,金融能力仍然是该地区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的不足;在一些村庄,相当一部分人口没有足够的金融服务,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水平需要提高。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浙江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省份的第一梯队,普惠金融仍存在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其他地区的普惠金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许多受访的业内人士也认为,这是推广普惠金融的最佳时机。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和农民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也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然而,从当前普惠金融实践的效果来看,也有必要关注完善机制和制度创新,防范普惠金融误入“陷阱”。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农村人口和工业正面临巨大的变化

毫无疑问,普惠金融应该把重点放在农村地区。然而,在深入农村地区推广普惠金融之前,了解农村人口结构和经济活动的最新趋势是关键基础。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全国人大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认为,全社会都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感觉,但他不太了解整个农村的变化对金融需求的影响。他认为,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人口结构、经济活动和农村主体上。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中国的农民结构已经完全改变了。如今,农民高度分化。只有约15%的农民仍然完全依靠农业收入,20%的农民收入来源都是非农业收入。在进行包容性金融时,代际变化和整个农村人口的多样性是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刘守英说道。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比人口结构变化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活动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对于普惠金融来说更为直观。刘守英认为,一方面,农业的内涵和功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也增加了对普惠金融多元化的需求。原有的农村普惠金融主要是基于农民的政策性金融服务。然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回报率也在不断提高,农业正成为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产业,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将带来一个解决机遇。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主体也在发生变化。主要变化在于农民的逐渐规模化和集中化,而农业产业正在寻找实现规模报酬的途径,这不仅体现在土地的集中上,也体现在区域种植的规模上。“普惠金融必须注意这一点。中国的农作物布局高度集中,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因此有必要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央行研究局副局长姬敏也表示,普惠金融发展目前正面临最佳机遇。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农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不再是简单的种植和养殖,而是一个结合产业链的大农业概念。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做普惠金融不仅是对国家号召的社会责任的回应,也是看到了追求规模收益增长的巨大商业潜力。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完善担保机制是关键

农村地区的巨大变化也影响到金融需求的多样性,这是普惠金融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刘守英认为,农村多元化主体需要不同的金融服务。虽然未来普惠金融政策的重点仍应是小农户,但对于规模越来越大的专业农户、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实体而言,政策普惠金融无法完全满足其金融需求,改善担保机制是当务之急。不幸的是,目前这方面的进展并不令人满意。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我们到农村去调查,很多县所做的两权抵押的效果基本上失败了。”刘守英表示,在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抵押物中,抵押最多的是建设用地指标,其次是农房,宅基地排名第三,承包经营权使用最少。这一排名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抵押品的经济价值、贷款的制度成本和产权信用。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银监会普惠金融司农业、农村和农民处处长邱艳芳也指出,金融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和新兴农业经营实体是目前普惠金融的两大难点。大型农业企业相对容易贷款,因为不缺乏抵押品;因为农民需要较少的资金,他们可以通过信贷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困难的问题是农村小型和微型企业以及新的农业企业实体。主要原因是抵押物不完善,这也导致此类实体的贷款成本高于其他企业。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因此,完善农村担保体系是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关键。刘守英认为,当前的农业贷款抵押制度需要重新创新,解决抵押物的权属可靠性和公信力以及资产价值的实现问题,继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资产抵押评估制度。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自2016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以来,普惠金融日益成为金融领域的热点,传统银行和新兴非特许机构都加入了这一热潮。然而,在繁荣的背后,越来越多的实践者发出了理性思考的声音。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协会会长王小龙表示,普惠金融繁荣的背后,有一些新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避免陷入两个“陷阱”。

王小龙表示,一方面,要避免个人信用过度发放带来的新的信用风险。金融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供给不足或过剩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与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不同,王小龙认为,一些地区普惠金融供给过剩,这也为个人过度信贷埋下了隐患。

“例如,在浙江,有20多家银行驻扎在一个中等规模的县城。这种情况不是竞争不足,而是竞争过度。由于各大银行业务转型,业务重心下移,零售业务蓬勃发展,个人贷款总额和比重大幅上升,这可能会在农村地区形成一种更为危险的趋势,即个人信贷过度。”王小龙说道。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王小龙表示,过去,银行对企业过度长期的信贷投放,加上民间借贷的盛行,客观上成为“双链”风险的诱因之一。现在,我们应该高度警惕对个人的过度授信、长期授信,甚至是无信用基础的随机授信。“如果你在农民的金融知识不丰富的时候给他过多的信任,就会使他错误地认为赚钱容易,这是非常危险的。”王小龙说道。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因此,为了防止一些农村地区由于金融资源的过度竞争而导致的过度授信,王小龙认为小法人机构更适合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大多是小而分散的,由于组织结构、评估机制、信用问题等因素,大银行不适合做小而分散的业务”。

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另一方面,王小龙也表示,要发展普惠金融,必须避免“先发展后管理”的网络金融风险。他强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要,如果信息数据被不规范、不合理地滥用,信用体系建设就会走弯路。此外,要发展普惠金融,必须继续加强引导和监管,鼓励正规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防止别有用心者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实施违法行为。

标题:普惠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避免落入两个“陷阱”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22116.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贵阳晚报网站介绍

贵阳晚报秉承“专注贵州资讯、服务乡里乡亲”的宗旨,整合优势资源、大胆创新,不断朝互联网、大数据的纵深领域推进,报道贵州省内新闻信息,包括贵州经济、贵州社会、贵州旅游等内容,贵阳部分包括贵阳建设和发展商业新闻,贵阳房产、贵阳商业等贵阳新闻内容,志在以更全的资讯、更快的速度、更亲的乡情、更新的体验、更大的影响,争做贵州第一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