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历史交汇期的新部署(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⑧)
本篇文章3456字,读完约9分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跨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长期以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国区域发展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的新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行动指南。
创新发展战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效应,拓展区域发展新领域,推进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了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调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为指导,以促进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四大板块协调发展为先导的区域整体发展格局。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足问题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努力增强区域战略在各个层面上的关联性和全局性,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必将进一步开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拓展区域发展新领域的内在要求。
实施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括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区域,如区域、城乡、陆海等。,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的总体规划和总体部署,促进区域互动、城乡联动、陆海协调,这对优化空结构、扩大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势头。实施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各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化区域间分工;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空资源配置效率;根据各地区的主要职能,促进各地区的发展,促进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平衡,实现各地区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将对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举措。
下一阶段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和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牢牢把握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重点,克服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坚决为扶贫而奋斗,是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明确主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这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加大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力度。具体而言,应加大支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真正为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创造条件。
加强西部开发措施,形成新格局。我们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作用,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符合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深化改革,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形成动力体系和机制,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发挥优势,促进中部崛起。中部地区应加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和物流设施建设。依托功能平台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以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充分利用和拓展创新要素集聚的特殊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以缓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熊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核心是发挥北京的非资本功能,关键是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和新机制,找到解决中国特色“大城市病”的途径。近年来,京津冀在交通、医疗、教育、环保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签署了一系列民政、人类社会、政治、法律等协调发展的合作协议。,三地人民不断收获协调发展的“红利”。
在大保护、大发展的指导下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要把恢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开展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在此基础上,依托畅通的黄金水道,构建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海权建设。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推动海洋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为建设海洋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市发展新格局形成的重点任务。
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城市群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最具创新和活力的板块。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模式、路径和重点。今后,中国将完善城市群协调机制,加快城际快速交通体系建设,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协调联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国城市群的发展格局加快,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的发展规划相继落地。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解决城镇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的目标,并出台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等措施。截至2016年底,中国登记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分别达到41.2%和57.4%,分别比2012年底高出5.9和4.8个百分点。
王一鸣认为,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定居门槛,拓宽定居渠道,确保到2020年中国登记人口的城市化率提高到45%左右。加快推进居住证制度全覆盖,鼓励各地扩大居住证持有人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三挂钩”激励机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吸收农业转移人口的人数挂钩,中央预算的投资安排向吸收更多农业转移人口定居的城镇倾斜,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
建立有效的机制
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强调,需要建立一个更有效的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区域经济专家范恒山认为,市场力量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突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壁垒,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2017年12月2日,2017年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工作会议召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签署了《关于深化2017年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的备忘录》,将在开展业务创新联合研究、促进商业设施投资合作、促进农产品市场一体化(000061)等9个方面深化务实合作。
创新区域合作机制。
根据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我们将支持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领域的区域合作。目前,长江中游的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省会城市建立了“决策-协调-实施”的紧密合作机制,并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如实行跨省住房公积金互认贷款和异地基本医疗保险即时结算等。
完善区域互助机制。
完善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体系,创新帮扶方式,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帮扶。,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对口支援受益于双方的单边利益。
建立和完善跨地区补偿机制。
建立和完善流域上、中、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生态补偿示范区,完善资源开采区和资源利用区之间的利益补偿机制,促进区域间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照片标题:
①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引进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工程、新医药、电子信息(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产业。
新华社记者杨时珍照片
②“新铁人”精神是振兴东北的精神动力。图为焊工李万君在CRRC常可有限公司车间焊接动车组转向架侧梁
新华社记者徐昌社
③西部大开发为广西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图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集装箱存放区。
新华社记者张爱林照片
④郑富线作为安徽省合肥高速铁路网和河南省郑州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部崛起开辟了新的发展通道。
照片由王彪(人民的视觉)
⑤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长江沿线11个省市的交通联系日益紧密。图为南京长江大桥航拍图。
新华社记者韩玉清照片
标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历史交汇期的新部署(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⑧)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3126.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董明珠:企业家要牢记诚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