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应对疫情影响需化危为机
本篇文章2614字,读完约7分钟
裴峰
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病突发肺炎给保险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不会改变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此外,防疫和控制将提高公众的保险意识,刺激对人寿保险和其他安全产品的潜在需求。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疫情过后,保险需求将出现反弹。根据历史数据,2003年非典疫情推动了以健康保险为代表的保险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当年5月至8月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期间,医疗保险费月增长率同比分别高达309%、265%、158%和131%,随疫情稳定后逐步恢复到正常增长率。分析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对保险业的影响,不仅要全面准确地分析短期影响,还要关注疫情对保险消费行为、保险经营服务和业务发展模式的趋势增长和深远影响。
疫情在短期内会给保险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需要具体分析。
从不同类型的保险来看,寿险业受到防疫和控制需要的阻碍,个体保险代理人的活动减少,生产能力降低,甚至保留率降低。传统模式下的会展业和人员增长面临巨大挑战,一季度全行业新增单笔保费增长压力巨大。在财产保险业务中,车险、意外险、货运险等业务受到很大冲击,旅游取消责任保险和业务中断责任保险的赔付率将明显提高。
从不同的业务细分来看,新订单的增长受到短期压力,由于代理商现场展示和面对面销售活动的限制,新业务发展面临很大困难。更新管理的风险增加,在流行病情况下,企业和家庭的现金流动可能困难。年赔付额在10万元以上的年金保单可以延期或终止,其中年保费在50万元以上的保单终止风险最大。但是,总体赔偿压力不大,因为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明确,确诊和疑似病人的医疗费用主要由财政承担,商业健康保险的赔偿将会增加,但相对有限。
从不同的销售渠道来看,代理、银行保险等线下渠道普遍被阻断,但线下渠道的阻断加速了业务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互联网渠道获得了在角落超车的机会。2020年,许多互联网保险平台将逆潮流而动,迅速发展。例如,今年1月,水地保险商城新增年化保费收入超过1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的7倍。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目前代理销售和银行保险渠道在中国保险市场仍占主导地位,纯网上保险销售的比重相对较低。此外,此次疫情爆发正值保险公司“开局良好”,疫情在短期内不可避免地会对保险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新冠肺炎“黑天鹅”肺炎疫情带来的短期缺口可能会暂时拖累保险业的修复速度,但从长远来看,会引发保险业在线、数字化、智能化全面转型升级的蝴蝶效应。
首先,加快保险消费行为模式向网上综合医疗服务计划升级。一是保险保障功能更加突出。疫情防控增强了公众的风险管理意识,人们更加重视保险的保障功能。在抗疫期间,许多保险公司扩大了保险责任范围,在大病保险的赔偿责任中增加了新的皇冠肺炎,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险业进一步保护收益的来源。第二,非接触式消费受到广泛尊重。随着“住房经济”的迅速兴起,非接触式消费成为首选。例如,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依靠在线平台和智能终端,如“太平通”应用、“第二赔偿”平台和“智能营业厅”,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保护客户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生活方式将更受消费者青睐,保险消费行为的在线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第三,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一体化。随着“住房经济”的发展,客户对一站式、多元化、一体化保险的需求开始出现。他们将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产品功能,而是希望通过在线一站式服务获得全面的保修服务计划。保险的含义不仅是事后补偿,还包括事件发生之前、期间和之后的综合金融服务,如健康管理、在线咨询、医疗援助、康复指导和资产管理。
其次,保险运营服务模式加快了向数字化智能驾驶运营服务系统的转变。受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影响,保险业的网上转型明显加快。这种网上转型不仅是营销渠道的转移,也是涵盖营销、展示、承销、理赔和培训的运营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在这场疫情中,在线运营能力强的保险公司依靠云平台和视频系统快速恢复生产能力,这迫使保险公司加大数字化投资。例如,在“流行病”战争期间,中国平安积累的科技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客户服务和业务活动通过网上运营进行。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板块回收率达到110%以上,大部分业务回收率达到60%,平安好医生网上会诊人次增加10倍以上。相信在疫情过后,更多的保险公司将会把重点放在技术授权上,加快向数字化智能驾驶操作服务系统的转型。但是,保险业的网上转型并不能全面替代依靠代理人上门的销售模式。用户在购买高价保险产品时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全面的信息和更多的交流。未来,保险业的运营服务将向基于数字线上线下、远程现场、智能与体验融合的智能运营服务系统迈进。
第三,保险业务发展模式加快构建情景化金融生态系统。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保险业发展模式的快速转变。保险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渠道和产品创新,还在于推动传统的保险产业链逐步演化为新的保险生态。如果说网络保险1.0版侧重于渠道创新,2.0版侧重于产品创新,那么它现在正朝着网络保险3.0版的方向发展,后者侧重于商业模式创新。防疫和控制进一步加快了这一进程。首先,政策支持有所增加。2月,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发布通知,鼓励和支持发展网上医院和网上诊疗。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地方政府部门对网络医疗的接受度也有所提高。截至2月10日,微医学已经与15个省和109个县的131个政府机构达成了防疫合作。第二,客户需求是全面的和生成的。疫情提高了公众对网上医疗的认识,促进了公众对网上医疗的认可,刺激了对网上医疗服务的需求。根据《平安好医生2019年年度报告》发布会提供的数据,在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平台累计访问量达到11.1亿人次,app新注册用户数增长10倍,app新用户日均数是平时的9倍。第三,技术条件比较成熟。目前,中国5g技术和产品日趋成熟,产业链中的系统、芯片、终端等主要环节已基本达到商业化水平。得益于5g技术的应用,大数据在抗击疫情期间帮助远程医疗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保险业将加快构建覆盖客户多样化消费场景的健康管理服务金融生态系统,贯穿于B端(公司)、C端(用户)和G端(政府)的所有参与者,覆盖整个生命周期。保险公司的竞争焦点已经从基于保险公司自身的竞争,如渠道和产品,转移到围绕大健康生态系统的竞争。
(作者是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
标题:保险业应对疫情影响需化危为机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2359.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