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还是“充电爆”?移动电源沦为质检黑名单常客
本篇文章1598字,读完约4分钟
每个记者,每个编辑任,
共享经济无疑是2017年最热门的概念之一,而日益减少的收费宝因其共享而成为资本的宠儿。然而,不可避免的是,移动电力市场中的安全和质量问题仍然存在。
2月25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空(600029)从广州飞往上海的航班,在登机过程中,一名乘客的行李在行李架上冒烟,出现了明火。幸运的是,及时的处理没有造成进一步的损害。根据南航官方公告,事故原因是乘客携带的充电宝冒烟着火,事发时充电宝未使用。
无独有偶,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2月3日,广州地铁一列火车座位发生事故,充电宝突然冒烟起火。当时,乘客正准备从背包中取出充电宝,为手机充电。
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最近在广东省进行的收费宝质量抽查显示,市场上确实有很多产品质量差、安全性能差。日前,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2017年广东省移动电源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公告。结果表明,在80批收费宝产品中,有29批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高达36.3%。发现不合格项主要集中在重力冲击和阻燃要求上。
此次在广东失败的29批充电宝产品中,有18批在重冲击项目中失败,14批在阻燃项目中失败。
今年1月初,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组织了一次移动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随机抽查22个单位的31批产品,发现28批不合格产品,其中不合格项目包括防火外壳材料、限制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有害物质的标志、有害物质标志、环保使用寿命标志、热滥用标志。
上述外壳的防火阻燃是指当电池充电、短路或机械动作引起爆炸和燃烧事故时,外壳自动点燃并熄灭,可防止电池自燃造成的进一步危害。
《国家商报》记者了解到,充电宝外壳是设备的最后一道防护屏障,其材质不仅影响充电宝的稳定性、实用性和便携性,也是使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它分为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前者是防火和阻燃的,但它较重,携带不便。后者更容易携带,更轻,但它有明显的缺点,其防火和阻燃能力不如金属。
“充电宝容易着火甚至爆炸,说明外壳的阻燃能力不好。许多充电宝贝声称他们的产品有多重保护,特别是外壳材料被大力推广,金属消失了。所有塑料材料基本上都是冠状的。(具有)阻燃功能。”一位电池行业人士向记者解释说。
此外,虚假标准容量的现象在行业中也非常普遍。许多充电宝贝的标称容量为10,000至30,000毫安,但实际测量结果往往低于这一数据,有些甚至低于5,000毫安。
充电宝市场的混乱依然严峻
据《国家商报》采访,充电宝是移动智能设备的标准配件,但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上述电池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充电宝市场有自己的空空间和相应的市场,从每年销售数百万个大品牌到销售数万个假冒产品,差距非常大。虽然市场上有这么多品牌,但充电宝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新技术进入。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5年,中国第一个移动电源国家强制性标准《便携式电子产品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正式实施。然而,从标准实施三年来,收费宝市场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仍然不容乐观。
事实上,充电宝属于配件产品,其自身属性基本上跟随手机。数据显示,与前几年相比,2017年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有所下降。此外,充电宝更换频率低于手机,充电宝市场恶性价格战、产品同质化严重、假冒伪劣现象依然突出。
“我们过去专门为苹果手机开发相应的充电宝,也接受一些企业的订单,订购充电宝作为礼品。充电宝的整体市场规模正在缩小,并且出现了一些疲态。现在它已经逐渐转变为储能方向。”深圳一家收费宝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移动电源是目前移动设备电池缺乏大容量技术的折中解决方案,它仍然属于低端电子产品。许多小企业也可以大量生产,以低价优势不断涌入市场,引发价格战,更不用说行业恶性循环了。
记者了解到,在同质化严重的充电宝市场,各品牌都在寻求新的突破,许多厂商都在寻求外观和功能上的改变和拓展,希望能给充电宝市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编辑朱昱
标题:充电宝还是“充电爆”?移动电源沦为质检黑名单常客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7823.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