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打赢,又要打好(经济热点)
本篇文章3372字,读完约8分钟
数据来源:国务院扶贫办
“入股村里的双信菌业公司,分红5000元。我种了2英亩的丹参,收入超过4000元,我通常去公园工作。去年年底,我成功地摆脱了贫困。”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平凉镇新桥河村,农民王感觉日子越来越好过。
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到2017年底,贫困人口减少到约3000万。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福说:“扶贫攻坚的大局已经确定。从目前来看,整体完成任务应该没问题。现在,我们必须从赢球转向打得好。”
为什么我们要从胜利转向战斗?它到底是如何改变的?
现行扶贫标准科学合理,反贫困的关键是保证现行标准下的扶贫质量
我们怎样才能与贫困进行一场艰苦的斗争?
“过去,消除贫困的斗争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能否完成以及如何完成减贫任务上。现在我们不但要完成任务,还要打好仗。”刘永福说,扶贫攻坚就是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在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贫困地区的环境条件得到改善,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得到改变,劳动技能得到提高,收入渠道稳定,扶贫质量得到保证。
这是否意味着提高扶贫标准?
“消除贫困的斗争已经从胜利走向胜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更加明朗。这也是促进扶贫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华中师范大学扶贫开发研究所所长陆表示,“做好”并不是要提高扶贫标准,而是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扶贫质量。
"中国现行的扶贫标准是科学合理的."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夏庚生认为,目前的扶贫标准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高于国际标准,除了收入标准外,还有“两保三保”标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提高胃口。如何理解这一点?
夏庚生认为,降低扶贫标准将影响贫困人口的利益感、扶贫质量和全面小康社会。在实际工作中,要防止收入标准简单地代替“两个保证、三个保证”的标准,防止简单地“买单”的做法。
盲目提高标准会发生什么?夏庚生承认,这不仅会增加脱贫的难度,还会增加财政负担。此外,交付往往很困难,即使是临时交付,也可能是不可持续的。他提醒说,在增加食欲时要防止三种倾向:第一,防止“义务教育有保证”变成“不需要花钱买任何东西”;第二,防止“基本医疗保障”变成“没钱看病”;第三,防止“住房保障”变成“住大房子好房子”。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增加一些扶贫标准,但这些标准不应该是开胃的,也不能是一项培养懒人的政策,也不能是党和政府的承诺。”夏庚生说道。
有许多“硬骨头”,如极度贫困和因病致贫。扶贫工作还存在问题,扶贫面临的困难不能低估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扶贫工作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形势很好,所以我们必须谨慎。对此,刘永福有着清醒的认识:“扶贫成果不能高估,困难不能低估,问题不能回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扶贫必须坚持现行标准,这是基于对当前扶贫形势的客观判断。”鲁说,到2020年,按照中国目前的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所有贫困县仍将面临许多挑战,任务依然艰巨。
极度贫困导致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需要彻底摧毁这个堡垒。贫困县约120个,贫困村29,800个,贫困率超过18%,都是难以脱贫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县。县委书记温莎表示,目前,全县贫困率高达3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负债累累。特殊产业刚刚起步,贫困人口的“思想贫困”问题十分突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王三桂认为,要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必须加强支持和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整合力度,着力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突出制约因素,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
特殊贫困群体很难摆脱贫困,他们需要加强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中国约3000万贫困人口中,有1000多万残疾人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鲁认为,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帮助特殊贫困群体,对有劳动能力的人要实行工业扶贫,对无劳动能力的人要制定政策。
因病致贫是克服贫困的一根硬骨头,必须尽快咀嚼。截至2016年底,中国仍有553万个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国科学院区域农业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峰说,疾病导致的贫困率很高,穷人和病人很难摆脱贫困。要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就必须在艰苦的战斗中抓住这个“牛鼻子”,集中力量治疗一批大病,承包慢性病服务,保证一批大病。
刘永福说,扶贫工作还存在着不落实、不充分、不准确的问题,还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资金使用不规范、腐败等违纪违法问题。前不久,中央纪委和河北省纪委走访调查、专项检查和巡查时,发现张家口市、蔚县、康保县扶贫中违纪问题突出,责任主体缺位,扶贫任务落实不到位。
"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用实际措施认真解决."卢对说道。
让贫困群众有志气和能力帮助贫困干部,收回好的考核,严格与贫困作斗争
摆脱贫困的艰苦斗争已经从胜利变成了胜利,要求也更高了。我们怎么做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现有标准下保持扶贫质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扶贫质量差和不稳定是一些地方的隐忧。例如,在一些地方,为了按期完成脱贫任务,干部给予了更多的帮助,穷人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发展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提高,因此脱贫成了“拖累贫困”。一些当地的贫困家庭通过入股新的商业实体来获得红利。2020年合作期满后,他们会做出双向的独立选择,继续合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许多贫困家庭扶贫基础薄弱,增加收入的挑战很大。当农产品(000061,诊断股票)价格大幅波动时,或者家庭成员生病,孩子上大学时,很容易再次陷入贫困...
人民是提高扶贫质量和反贫困斗争的关键。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部分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刘小山说,高质量的脱贫需要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脱贫,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脱贫是一项长期而不稳定的扶贫工作。要把扶贫与扶持志愿者和智力结合起来,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教育、技能培训等手段,让贫困人口有所诉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范建议,要改进扶贫方式,把扶贫措施与贫困人口的参与和义务联系起来,通过外部援助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让扶贫干部的领导展示他们的技能,扶贫的质量就有了保证。
只有有了好的作风,我们才能更好地进攻城市,撤出农村。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苏介绍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决定将2018年作为扶贫工作和作风建设年,在6个方面采取了9项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扶贫工作作风专项整治。刘永福介绍说,集中解决扶贫工作中的突出作风问题,确保阶段性成果的实现,把作风建设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取得进步,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只有提高能力,我们才能适应新的要求。“有些扶贫干部确实有作风问题,但是我身边的扶贫干部都很特别,很苦也很累。工作中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能力方面的原因,个人能力不适合高质量扶贫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巴拉贡镇长汉白村第一书记杨恒说。据报道,国务院扶贫办将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培训,使他们熟悉政策和方法,提高他们准确扶贫的能力。
有必要派有能力的人去做困难的事情,与贫困作斗争。不久前出台的《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队伍选拔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选拔和帮扶,强化管理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使驻村干部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夏庚生介绍说,深贫困村是实现扶贫攻坚目标的最薄弱环节,也是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都加大了选拔优秀人才的力度。驻地队一般从中央国家机关和省级机关派出干部,队长通常是司级干部或司级后备干部。
做好扶贫工作,还要退出考试。国务院扶贫办评估评估司副司长杨炼表示,从目前的评估分析来看,扶贫质量低下的问题更加突出。有些地方将预期收入视为实际收入,进行“扶贫核算”;一些地方为摆脱贫困而进行突击;一些贫困家庭没有实现“两个保证、三个保证”,就被“脱贫”。
刘永福表示,下一步要加强扶贫监督检查,以抽查和暗访为主要手段,推进政策措施的落实,督促问题的整改,继续实施最严格的评估和评价,确保扶贫工作的准确进行。
“现行评估退出标准应逐步完善,如增加扶贫稳定相关指标的权重,如‘贫困家庭是否掌握了一项技能’和‘内生动力不足’,这就迫使扶贫质量提高。”卢建议道。
制图:沈依灵
《人民日报》(2018年1月22日,第17版)
标题:既要打赢,又要打好(经济热点)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6900.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