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人零感染:武汉战疫里的“光明”故事
本篇文章2619字,读完约7分钟
《时代周刊》记者黄佳祥
1月19日,武汉百步亭社区举行“万人家宴”,4万多个家庭参加。目前,官方还没有公布新冠肺炎肺炎是否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认信息。
这一天,光明乳业伊始,潘就接到了一个又一个的运输任务,将公司捐赠的物资送到了医院、公安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基层社区。
1月27日,第二批捐赠物资运抵武汉汉口医院后,潘接到向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运送4300件乳制品的任务。当天下午3点开始,潘派的车辆到工厂装货。由于人手不足,潘不仅是个经理,而且还是个司机兼搬运工。他和另外两个同事负责把材料送到火神山医院。
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位于武汉市蔡甸区和江夏区,而武汉光明工厂位于东西湖区的郊区,物料运输一般需要通过高速公路。潘谢华对《时代周刊》表示,该车在到达高速收费站时被拦下,经过与政府部门多次协调,该公司得以通过。
晚上8点,潘赶到了火焰山医院。当时,建筑工地灯火通明,数百辆大型渣土车同时运行。在交警的指挥下,他们的车辆从逆行道驶入。
"场面非常壮观。"他告诉《时代周刊》记者,作为一个武汉本地人,当他看到火焰山医院的建设时,他感到非常惊讶。
潘三人花了五个小时才把所有的材料卸下来,而第二天凌晨一点左右才完成这个任务。
向防疫单位发送捐赠物资只是灵县物流华中业务部在疫情期间的部分任务。他们还负责武汉和湖北省其他12个城市的大型超市和奶站的低温乳制品供应。
在疫情爆发前,陵县物流的华中业务部还负责华中地区湖南、江西和河南省的物流配送。《时代周刊》记者从光明乳业了解到,目前湖北省以“E”开头的车辆很难进入其他省市,这三个省的乳制品目前由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厂供应。
即使在武汉和湖北的其他省市,也不容易维持正常的供应。
为了保证不间断的供应,武汉光明工厂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交通。
为了保证运输的顺利进行,经过协调,光明武汉工厂为凌县物流及其合作物流公司的车辆和人员发放了通行证。
“为了方便沟通,我们建立了10多个微信群。公司内部有湖北应急小组、武汉应急小组和开利小组。此外,我们还与湖北省商务厅和武汉市商务局建立了安全小组。”潘告诉《时代周刊》记者,无论何时在运输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通过团队内部的沟通来解决,这种沟通也是常态。
另一个问题是“缺少人和车”。潘告诉《泰晤士报》记者,自疫情爆发以来,人员一直非常紧张,外国无法再回来。武汉的很多社区都不允许出来;此外,在配送过程中需要联系不同的人,一些经销商和司机担心和恐慌,但很多人愿意来工作。目前,有100多名员工负责物流配送。
"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这些立场还是要坚持的."潘谢华告诉时代周刊记者:“每个人都有压力,我们都在压力之下。”
工厂在流行病蔓延的情况下运营
疫情不仅挑战物流配送的关键环节。作为疫情的中心,光明武汉工厂正面临着正常运转的全面考验。
在1月19日内部宣布应急管理状态和1月20日启动非典应对机制后,光明武汉工厂的管理发生了一夜之间的变化。消毒是第一步,从工厂入口开始。
1月20日,武汉光明工厂开始关闭工厂的出入口,只留下一个出入口,并在入口处放置一个浸泡有消毒水的袋子,对进入入口的卡车车轮进行消毒,然后对车厢进行酒精消毒。
在上下班时间,每个进入工厂的员工都必须进进出出来测量自己的体温。"只要体温超过37.2℃,你就不能再进入工厂."
与此同时,工厂区办公楼、食堂和楼梯的每个角落都进行了清洁和消毒,空调整系统也关闭了。
口罩的紧急采购也在同时进行。与此同时,工厂开始培训工作组中的员工如何做好防护工作,强调员工应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卫生,少外出;同时,我们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个员工及其家人的身体状况,以便应对。
周本贵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在非典期间启动应急机制的决定发布后,工作人员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大家都非常重视,这也是这一机制迅速发挥作用的原因。
除了内部预防工作,工厂还逐步调整产量和生产节奏。
周本贵告诉《时代周刊》记者,从1月21日起,原每日生产节奏调整为每两天一次,产品品种减少,以减少人员流动。“城市关闭”后,产量下降了一半。
“在错误的高峰上班和在错误的高峰吃饭已经成为流行病期间的管理机制。”周本贵告诉《时代周刊》记者。令他大为欣慰的是,到目前为止,整个工厂的预防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工厂里有500多人,还没有确诊病例。
随着疫情的逐步升级,武汉光明工厂在保障供应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周本贵坦言,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员工的心理问题。当看到疫情发展的时候,每个人都还处于压力和些许恐慌之中。“但是,我们的工作性质仍然需要保证供应,工厂一直在为员工做心理咨询,同时也给来上班的员工相应的奖励。”
到目前为止,光明武汉工厂可安排400人上班,每次安排200人在错误的高峰上班。
在疫情期间,周本贵和其他管理人员会来工厂。周本贵告诉《时代周刊》记者,首先要做好防疫工作,其次要为员工树立榜样,让员工有骨气,让管理层和员工站在一起,让员工感到心理上的安慰。
“此时,经理不在,员工也不务实。”周本贵对此很有把握。
事实上,作为光明武汉工厂的掌舵人,周本贵心里并不害怕。他告诉《泰晤士周刊》记者,特别是每天下班回家后,恐惧会慢慢浮现,“马上需要消毒和洗澡”。
“每个员工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他必须为家人着想。但我不能在员工和家人面前展示。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周本贵坦率地说。
此次疫情给行业带来了直接冲击,也是低温乳制品市场上主要乳制品企业之间的又一次对抗。
中原一直是乳品企业的战场,也是光明乳业在国家布局中的关键市场。光明乳业很早就进入了华中市场。武汉光明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从那以后,公司进行了多次扩张。
目前,光明乳业的低温乳制品在湖北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超过40%。根据光明乳业提供的最新数据,2019年华中地区的销售收入比2018年增长了8%。
2015年,总投资12亿元的光明乳业中心工厂落户武汉,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乳品企业中最大的生鲜乳加工厂。
自疫情爆发以来,虽然光明武汉厂只供应湖北省,但销量也呈上升趋势,从每天10吨以上逐渐上升到100吨以上,市场需求仍在增加。
即便如此,在疫情爆发期间提前拉响警报的光明乳业工厂也远未放松。周本贵开始思考如何在“严于律己”的同时,提高全厂的自动化水平,加快工厂办公的智能化和网络化。
“当别人不供应时,就必须供应光。”周本贵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标题:500人零感染:武汉战疫里的“光明”故事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0199.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返回北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