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老企业扎堆上线电商 渠道之争一触即发
本篇文章2116字,读完约5分钟
受疫情影响并大面积停业的养老企业“无一例外”瞄准了迅速爆发的老年群体网上购物需求,并在电子商务领域向更高层次发展。3月12日,《今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截至目前,北京至少有4家老年企业将在近期上线或已经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线。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发展电子商务业务的老年企业已经明确表示,他们将重点利用养老站、老年用品商店等线下商店来拓展渠道,一些企业还提出利用邮局作为中转,帮助平台配送团购商品,节省物流成本。这也意味着北京约1000个养老站将直接成为这些企业的核心资源,一场肉搏战即将打响。
养老企业挑起“电子商务大战”
这种流行病的到来,不仅赶走了许多长期游离于电子商务业务之外的企业,也让一些在电子商务市场尝到甜头的老年服务提供商投身于这一新兴行业。澄合泾养老站东城区李楠东站相关工作人员今天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站复工后迅速开通了网上业务。“最初,老年消费者主要通过微信和电话沟通下订单。随着所需产品和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该站逐步将网上订购服务扩展至微信群和企业公共号。”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到目前为止,通过真诚和尊重的平台,老年人已经能够订购多种产品,如蔬菜和水果,适合老年人的家园等。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疫情形势下,许多养老服务站运营商都计划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业务。
除了老年岗位,北京还有很多老年产品企业和科技企业。北京瑞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今天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表示,由北京老字号老年用品商店和北京和易思老年用品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网上系统已经开发完成,老年人可以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内通过微信公众账户等渠道上网。他说,在疫情期间,对智能的需求激增,在线模式被更多老年人接受,这也给了企业更多信心。此外,第一批依托老年站推出网上平台的企业,北京心悦邻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浩也透露,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将在近期全面推出;北京嘉禾万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将在最近两个月推出社区电子商务系统2.0版。
袁坦言,在疫情期间,老年人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接受度和网上下单的频率迅速上升,迫使涉及老年人的企业加快相关业务的拓展。2月底,《游仙日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疫情形势下,该网站的中老年用户数量增加了237%,其中90%的人在孩子的帮助下学会了网上购买新鲜食品。
邮局的频道
“大多数老年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花大量的钱来获得网上流量。因此,精准连接社区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是他们快速拓展市场、确保销售的重要途径,而养老站、养老店等线下商店已经成为这些企业需要争夺的核心资源。”上述知情人士直言,这意味着渠道纠纷是渴望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老年企业的第一场“硬仗”。
王涛表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取悦邻居和传播终端的过程已经推迟了近两个月,如果能在3月底或4月中旬成功推出,预计今年该平台将覆盖全市100个老年站。王涛似乎决心要赢得邮报频道。他说,将来平台升级到2.0模式后,目标站数将增加到2000个。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已建成并运营915个养老站,根据计划,今年北京将建设约1500个养老站。一位老年企业负责人坦率地说,除了与邻居相处愉快之外,有不少老年企业对把邮局作为发展电子商务的入口感兴趣。
根据北京嘉禾万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文硕制定的“突破”计划,他将从一个相对较小的养老站开始,将该站日常服务所需的更多功能接入电子商务平台系统。“使用我们的系统一年的成本是几千元,大的健康数据可以帮助该站管理其成员的健康。邮局的成本压力会小得多。此外,我们会以批发价向车站提供货源,并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配置产品。”郝文硕说道。
谈到竞争,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的专家成员赖阳表示,在旺季大量商家涌入是市场规律,但这也很容易导致供过于求。
新的商业“钱的方式”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当这些开始做电子商务的老企业面临困难时,渠道纠纷只是冰山一角。
“从养老服务到电子商务,对于各类老年企业来说,基本上是从零开始进入一个竞争激烈的新市场,这个过程必然充满坎坷。”中关村大健康服务平台(000931)总监迟胜直言不讳地表示,对于服务半径和团队规模相对有限的养老站企业来说,如果他们手中的配送点数量太少,购买量和销售量都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平台上的产品价格就很难有太多的竞争优势。此外,如果该岗位今后逐步重新开放,仅靠岗位本身的人员调配相对困难,岗位本身不仅维持原有的线下服务,还充当电子商务平台的渠道方。
值得注意的是,有专家表示,目前,有关部门已明确规定保健品不得在养老站销售。但是,空仍然存在相关的管理系统,供车站进入电子商务平台,协助销售其他日用品和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市场,监管“红线”将如何划定仍不得而知。
不过,赖阳也表示,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网上购物需求,平台化是唯一的途径。“随着各种需求的增长,平台需要升级和细分。从传统的电子商务到外卖、生鲜配送等。,电子商务平台正在各个领域迅速扩展,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专业化和导向化。”他还说,老年人对网上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基本上可以得到保证。参与老年人的企业对老年人的消费倾向有更好的了解,信息和资源的整合也能带动相关服务的消费。
北京商报记者姜杨辉
标题:涉老企业扎堆上线电商 渠道之争一触即发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9201.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