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李四光曾说中国四大地震区域三个应验了?真相是啥
本篇文章6351字,读完约16分钟
原标题:李四光说中国的四个地震区域,三个应验了。 接下来是xx? 中国地震局的专家会告诉你真相的!
资料来源:展望智囊团( zhczyj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惊了全国。
现在,十年前的灾区重生了。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保证灾区人民在两冬后搬到新家,这样的决心和态度也受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学者的称赞。
承诺决不是虚言。 年5月,灾区所有城市住宅的重建事业全部完成。 这在世界地震工程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事业成为世界标杆。
今年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曾经的灾区变得更安全了,但关于地震依然存在很多疑问和思考。
为此,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曲哲研究员看到智囊团“库叔说”,为大家答疑。
可以预测地震吗?
长期以来,在网上,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经预测过中国的四个地震区域,其中京津唐(唐山)、四川和青藏高原(汶川、玉树)、台湾和福建沿海(台湾)已经应验,其次是xx。 但是这个“○○”有各种各样的版本,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家乡是下一个受灾地,引起了相当广泛的恐慌。
实际上,这只是虚假的说法,李四光从来没有评价过“四大地震区域”。
对“四大地震区域”的普遍关注反映了人们内心的疑问:“地震到底能预测吗?”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地震预测分为短期预测和中长期预测。
中长期预测的复印件是在某个地方今后几十年到一百年内发生大地震的概率,不能通知具体的日期和震度。 如上所述,李四光没有预测过“四大地震区域”,但作为地质学家,他确实预测了许多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方。 这是中长期预测。
现在地震部门关于中长期预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活断层探测,活断层的“活”与活火山的“活”类似,因此是发生偏离可能引起大地震的断层。 火山在地表可以用肉眼查看。 但是,断层位于地下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深度,现在全球人类挖掘深度的界限是十几公里,活断层探测的难度是无法预料的。 而且地震具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不太能正确预测。
现在的中长期地震预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上的地震记录。 发生大地震的地方一定有断层。 由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地震记录是世界上最长的。 在此基础上,通过辅助大范围的活断层探测和地球物理场的监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推测出将来在什么地方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概率。 这种地震预测有科学依据,中长期预测的结果也是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
但是,比起中长期预测,普通民众更在意地震的短期预测,即事先决定地震发生的大小、时间和地点。
例如,海城地震( 1975年2月)被预测为成功。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通过地震预报大幅度减少地震死伤者的例子。
但是,海城地震成功的短期预测有特殊背景,第一被评价为500次以上的前震将来会发生大地震。 但是,世界90%的破坏性地震没有明显的前震。 所以,海城地震预报成功是极其偶然的事件。
地震前兆是地震短期预报的常用做法。 虽然经常把动物行为突变和天气异常等现象看作地震的前兆,但实际上与地震之间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
1995年坂神地震后,大阪市立大学教授弘原海清不知道从哪里收集了1519例地震前兆,出版了《前兆证言1519》一书。
他认为,在大地震发生之前,由于某种原因会影响一点物质,有可能引起动物的焦虑、收音机信号的不稳定等。 但是人们没有掌握来自自然的警告。
但是,他没能科学地说明地震和这些前兆之间有确实的因果关系。 平时动物生气也会焦虑,即使水温异常和污染严重,鱼也会看起来异常,所以不能太评价这些现象是否与地震必然有关联。
试图从地震发生的地方预测还没有发生的地震,这也是天方夜谭。
年,在地震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上,伯克利着名的地震工程教授在制作大会报告时展示了世界地图,将-年间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的地震分为海地地震( 7.0级)、智利地震( 8.8级)、新西兰地震)
地球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人类的出现也不过是两百万年前的事,历史上记载的人类历史不过几千年。 与地球的寿命相比,真是微不足道。 像这样,人类想要预知地震,就像一瞬间感觉到夜晚的长度一样。
用现在的科学技术,人类还不能正确预测地震。 地震预测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无法克服的重大课题。
2
跑还是躲? 正确的做法可以挽救生命
2008年5月24日,新华网的“灾区农村中学校长避险意识”备受关注。 本文阐述了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平时充分观察和培养师生的防灾抗震意识,经常组织紧急避难训练。 这是汶川大地震,仅1分36秒,全校2200多名学生,一百名教师到操场避难,没有人员伤亡。
地震发生时,科学的避难意识极其重要,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比如最基本的“跑还是躲”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
有人逃跑了,被失物打死了。 有些人没有跑,有些人被房子压死了。
地震是“跑”还是“不跑”,取决于所处的具体环境。 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进行研究。
如果房子倒塌:能在平房或一楼跑就跑。 在高层,再快也跑不动。 不管怎样,千万不要跳下去。
年3.11地震中,距离震源数百公里的东京新宿超高层建筑群的许多白领都绝望,无法奔跑,所以看到大楼剧烈摇晃,希望大楼不要倒塌,没有自主逃离的希望。
如果房子不倒下:“跑”反而很危险。 因为房子摇晃大的话,有可能摔倒,受伤。 逃跑的时候有时会碰到落下的东西。
地震发生的时候,高层建筑里人们的正确选择应该是“隐藏”而不是“奔跑”。
那个应该怎么躲?
在房子不会倒塌、横梁不会掉落的前提下,正确的方法可以参考美国地震的三阶段法: drop (趴下)、cover (隐藏自己)、hold on (抓住不要被甩)。
例如,躲在桌子下面,躲在桌子里,cover (遮蔽)这一步有助于防止摇晃的重物碰撞。
正确的“隐藏”,最终只有寄希望于不要房屋倒塌,才能生存下来。 所以,建筑的抗震能力才是在灾害中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基本。
3
什么样的建筑物能经受地震?
汶川地震后,一位专家说,这次大地震已经释放了当地积累的能量,500年内四川地区不会发生大地震。
但是,5年后的去年4月,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造成近200人死亡。
由此可知,一次强震不能使受灾地“免疫”,只不过是所谓的“即使发生一次地震,短期内也不会再发生地震”的美好愿望。 因为地震确实会释放很多能量。但是,谁也不知道地震后是否释放了能量。 汶川地震灾区这样的地区,地质构造多而复杂,危险性长期存在,并不是一次地震就能减少复发的概率。
所以,切实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是有道理的,对此不能有运气。
灾后重建的汶川比以前更安全,不是因为“地震一次”,而是因为当地房屋的抗震性能飞跃性地提高了。
什么样的建筑物可以说是“抗震性能好”呢?
由于各地地震的危险性,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决定了城市房屋应达到的抗震设计水平,如北京市八度设计、上海市七度设计……简单来说,设计强度决定了房屋钢筋的使用量和柱子的大小等。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目标可以概括如下:小地震不破坏,中地震可修理,大地震不倒。
大地震对测量房屋的抗震能力并不重要。 小地震不坏,中地震能修理的是钱,大地震不会倒下但关系到生命,所以这是最基本的抗震设计要求。
建筑会用什么手段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其一是重视整体性,一地震就不能破碎成渣。
其二是重视承载力,使建筑物本身能承受更大的力量。
据悉,在北京地铁6号线澳城站附近、北京市副中心的建设现场,在建设办公楼的建筑结构中配备了多根钢的支撑。 是为了提高建筑对地震的承载力。
延展性是什么?例如,钢铁是延展性材料。 比如电影里的绿色巨人出拳打铁时,钢铁只是凹陷,不会破裂。 产生这种一定程度塑性变形的能力是延性的,塑性变形会消耗地震能量,达到减振的目的。
地震作用的本质是地震对地面运动建筑物的能量输入。 如果房子的能源消耗量能与地震的输入能源相抵,房子就会平安无事。 否则可能会倒塌。 根据延性能源的原理,可以在建筑物上设置专业的耗能构件,形成减震建筑。
例如,日本发明的弯曲约束支撑是性能稳定的消能部件。 这种弯曲约束在国内也有广泛的应用。
现在常用的建筑抗震技术可以细分为抗震、抗震、隔震三种。 听起来像是一个意思,但都不一样。
抗震是利用建筑结构本身的承载力和延性来抵抗地震作用的,现在我国的建筑物大多是抗震设计,房屋的柱子、梁、斜撑等是抗震构件。
减震是通过在建筑主体的构造上设置专业的消能器来消耗地震输入能量的抗震技术。
地震对策是,在建筑中,一般在底部设置专用的地震对策橡胶台座,地震时将地表和上部的房屋隔离,在地震对策层中设置消能器,消耗地震的输入能量。
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澳门援建的芦山县人民医院的新门诊楼使用了隔震技术。 年,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旧的门诊楼基本被毁,不能采用了。 但是,新外来综合楼正常工作,成为当地重要的救援支点,被称为“楼强”。
在抗震、隔震、隔震三种方法中,隔震是目前最有效的保证住宅地震安全性的方法,而且价格也是相对最高的。 现在中国应用最广泛的依然是抗震技术,按照抗震规范设计的都是抗震建筑。 汶川地震后,减震和隔震技术的应用也进入了高速增长时间。
现在中国已经是减震、减震建筑物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日本。 中国约有数千栋隔震、隔震建筑,但分散在广阔的国土上,如沧海一粟。 这是因为很少观察到。
4
“黑科技”无法推倒这些建筑物
许多有名的建筑物在抗震设计上非常精妙,经历了一些多年的地震。 看看那个奥妙。
*在日本,称为五重塔的佛塔很常见。 中国讲究七级浮屠,但他们减少了两倍。
比如东大寺的五重塔,在地震频发的日本,已经竖立了一千多年,至今完好无损。 其奥秘之一是“心柱”黑科学技术。
五重塔像是一层楼连成一个的五个“碗”,中央有串起全塔的柱子,就像用筷子穿五个碗,这就是心柱,起到中心骨的作用。
我国高层办公楼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也可以像“心柱”一样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日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震对策技术,也可以对数百米高的超高层建筑进行地震对策。
东京青山的普拉达旗舰店使用了隔震技术。 和鸟巢一样,是有名的建筑师herzog de meuron设计的。 建筑师利用隔震技术,成功地在东京地震带建设了玻璃室,体现了prada的精彩之处。 研究表明,隔震技术也可以为建筑设计师设计自由。
另一个代表性的建筑物是北京电视台,国内早就对高层建筑结构采用弯曲约束进行支持的例子。
5
比起抗震技术我们缺少的是防震意识
现在,我国在建筑抗震性能方面,总体上与美国、日本相比还有显著的差距。
从地震造成的损害程度可以看出一二:同样发生六级地震,在美国和日本的死亡人数远远少于中国。
这个差距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在技术、经济、意识三个方面是最重要的。
在技术方面,我们现在的技术还在向美国、日本学习,处于追随阶段。 但是,建筑抗震技术的应用性强,超越速度快,如果国家致力于提高研究开发力,就能在短期内取得很大的进步。
在经济方面,我国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地区的抗震能力也相对薄弱。 经济快速发展的不均衡性也带来了抗震能力不均衡的快速发展。
防震减灾意识可能是更根本、更难变化的一面。
面对地震的风险,人们有三种态度。
第一是持有风险。 这类似于赌博。 不要做任何准备,地震来了我就承认生命。 如果地震不来,我就赚了。
二是控制风险。 好好建造房子是抑制地震风险的比较有效的手段。 地震来了,保护生命,就是赚钱。 不坏的房子还可以继续采用,百利无害。
三是转移风险。比如为住宅购买地震保险,一旦发生地震,保险企业就会承担一部分损失,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
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比较容易赶上。 但是,最重要的意识是最难追的。
我在这里说个小故事。 芦山地震后我们去现场考察。 经历过汶川地震,当地居民确实有防震意识,想把房子盖得结实。
当地一位男主人在汶川地震后终于筹到钱盖了新房子,五年后芦山地震又摧毁了房子。
我问他:你经历了汶川地震。 怎么不多用钢筋,把房子盖得结实?
他说得很冤枉:我知道,所以特别多加了钢筋啊。
我们现在发现他家墙裂了不见了,但地板很坚固。 原来,他把钢筋都放在地板上了。
柱子上没有钢筋,但地板上全部有钢筋是致命的。 经常在地震中人们被打死在地板上,他需要在地板上“加砖加瓦”。 压在这么厚的地板下面,就无法着手救助了。
这证明什么? 防振意识的缺乏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没有防振意识,二是不知道正确的防振方法。 上面的男主人已经有了“加强”的意识,但做法是错误的。
目前我国大部分居民的防震意识比较弱,这也与我国破坏性大地震有比较少的关系。 很多人都有侥幸心理。 由于地震少,造成死伤者的地震少,他们不相信在有生之年会遭受大地震。
总之,日本地震很多,日本居民的抗震意识也相当高。 如果每年都有地震的话,大部分人都会采取防震措施。 三五年的地震一次,如果很多人采取防震措施三五十年来一次,人们可能就不太关心了。 因为很多人认为房子这么结实,几十年不来一次地震相当于白花。
现在提高大人的防震意识可能有点困难。 但是,如果我们能及时准确地在孩子心中播种“防震减灾”的种子,几十年后种子发芽成长的时候,他们会理解地震的风险和如何应对风险,这是为了提高我国的防震减灾能力不可估量的
6
摆脱了“人祸”,震灾后不需要复兴的城市怎么样?
社会上有人议论地震灾害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20世纪以前,人类还没有迅速发展地震工程,关于房屋建筑的抗震问题也没有形成理论,那时地震引起的灾害确实被视为天灾。
但是,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抗震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地震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现有技术已经能建设出能够抵抗大地震的房屋,这已纳入现代化建筑的设计规范。
那么,在人类掌握抗震技术的基础上,发生因房屋倒塌造成死伤者较多的悲剧,恐怕是人祸吧。
这里的“人祸”不是指某几个身体,也不是为安全生产负责的人,恐怕是整个社会——整个社会都不重视房子的抗震性。
我们现在经常面临大地震后重建城市的问题,但我作为工程师的梦想是震灾后不需要重建。 如果我们的城市足够坚固,就没有必要重建。
年,中国启动了国家地震科技创新项目,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面被称为“韧性城乡”。 韧性( resilience )是指弹性、迅速恢复的能力。 “韧性城乡”意味着地震后的城乡可以更快地自我恢复,不需要中央支援,也不需要举国救援。
“韧性”不是简单的建筑结构不会倒塌的问题,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地震中,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减少死伤是基本要求,震灾后需要注意建筑物是否继续被采用,城市基础设施是否能继续运转。
中国城市的规模经常非常大。 如果城市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周边的大范围内驾驶有可能会混乱。
让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震灾后,如果街上的厕所不能采用的话,人们还能在这个城市待多久? 如果人口密集的城市出现这种状况,哪里能容纳这么多“受灾者”?
所以,城市的韧性不是高骏远,而是强调大城市真正需要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秩序。
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最大可以保证房子不会倒塌,结构只占建筑整体的不到20%的成本。 剩下的80%的价格来自地毯、隔墙等非结构构件和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物品,以及电力供应、给排水、通信等各种系统。 这些设备可能与人员的生命安全没有直接关系,但往往对建筑的正常采用很重要。
从这个立场来看,韧性对我们的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震灾后,生活也可以。
猛料越来越多了! 欢迎扫描左边的二维码关注本信息的官方web消息( xinlang-xinwen )
标题:【热门】李四光曾说中国四大地震区域三个应验了?真相是啥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24439.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