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城调控催生土地冷热不均 房企拿地开考综合题
本篇文章2438字,读完约6分钟
今年以来,土地市场分化加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当楼市调控进入深水区,去库存化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一些一线城市的土地交易低迷,而23个四线城市的土地交易量和成交金额不断刷新纪录。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在不同的城市推行节奏控制有哪些考虑?
许多城市已经发布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并开始严格控制新的建设用地。在城市更新的背后,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平衡供需问题。上海通过调整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地利用结构,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总量,解决了城市发展面临的土地约束问题。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面对城市土地冷热不均的现状,“分城市、细化、深入”是更好的选择。
土地供应一直被视为房地产市场的“先行因素”,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受到监管的情况下。在当前调控城市的趋势下,各城市的土地供需状况和房企积极性也大相径庭。
根据《国家商报》编制的多维数据,今年以来,土地市场分化加快。当楼市调控进入深水区,去库存取得阶段性效果时,不同地方的不同政策也产生了不同的市场效果。一些一线城市的土地交易量较低,而一些二、三线四线城市的土地交易量和交易量不断刷新纪录。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土地部门和房屋企业对土地供应和征用应该有什么样的考虑?
城市土地冷热不均
大多数城市都有土地供应的长期规划,许多城市对年度土地供应有明显的指标要求。然而,一年内推地的速度受市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这也为目前不同城市土地市场的不同表现创造了可能。
根据中央参考研究所的数据,2018年5月,中国前20名城市的总营业额为1482亿元,同比增长30%。然而,在各个层次的城市中,冷与热有着明显的区别。
今年5月,一线城市土地供应比上个月减少一半以上,土地交易31笔(面积106万平方米),比上个月减少49%,比上年同期减少25%,土地出让金比上个月减少70%以上。
其中,受限价房、共有产权房等政策影响,今年北京土地市场供应量和交易量大幅下降,5月份甚至出现零交易。深圳的住宅用地很难找到,而商业和工业用地已经成为主要的市场力量。
杭州等二线城市的住宅供应量下降了30%以上,连续三个月呈下降趋势。
相比之下,四线城市土地供需逐月增加,平均底价逐月上涨20%以上,土地出让金1654亿元,逐月增长66%,同比增长64%。
丁祖昱在“沃顿商学院第七届中国房地产实训项目”全球项目会议上表示,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一、二线城市的高地价和限价令的影响。
安居克首席分析师张博对《国家商报》表示,一线城市的土地交易低迷与当前市场降温直接相关。首先,本市二手房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房企对未来预期更加谨慎;二是受限价令影响,空房企利润收窄,一线城市征地心理压力较大。
这也是由于住房企业的心理预期不同。一些二线城市有火爆场面,尤其是一些经济实力强、人口集中度高的城市。在“抢人”政策下,房企看到了购买力带来的市场信心;在四线城市,受“去库存化”和“棚改”政策的影响,企业有明显的“抢地”意愿。
然而,当一线城市的土地“冷”了,一些二线城市和四个五线城市的土地热了,地方政府需要做出一个平衡的问题——在土地供给减少的环境下如何保证土地收入;城市热时如何控制地价?
上海的做法或许值得一看。据了解,近年来,上海的土地供应价格有所上涨。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3200平方公里,上海建设用地增量仅为40~50平方公里左右,因此未来现有土地的潜力将会增加。但是,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拆迁难度加大,而空现有的土地空间有限。同时,要重视拆迁安置和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这将进一步加剧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地价不断上涨,导致市场周转缓慢。
另一方面,2017年,上海推出了大规模的“招投标挂大院”拍卖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土地收购门槛,优势房企获得土地的机会更大。
数据显示,2016~2017年从征地到销售的时间明显长于往年。从中长期来看,上海的土地市场是“寸土寸金”,这使得房企更难获得土地。一旦他们在上海获得土地,他们将不可避免地转向“利润”,放弃“规模”。一旦他们想获利,他们将不可避免地“放慢营业额”。
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夺取土地。
对于企业来说,面对冷热不均的现状,“分城市、细化、深入”是更好的选择。
根据明远房地产研究所的分析,过去,开发商对城市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gdp、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指标。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人口聚集趋势不可逆转,这给房地产开发布局带来了巨大变化,一些旧的判断指标可能失效。现在,城市选择的指标应该更有基础和深度,应该考虑更详细的指标。
例如,考虑一个城市的地价。根据中央参考社的数据,今年5月,三线城市的平均地价是33%。
在一些热点城市,张博认为过高的保险费率伴随着高风险,尤其是追求规模。由于高地价,房地产企业打破自己的资金链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应该谨慎对待。
房价处于低点,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房企应树立一定的“反季节”观念,利用征地的低竞争强度,控制征地后的项目进度,等待房价进入上涨通道,以获得更大的效益。
“上海是房地产企业此时可以考虑反周期投资的地方。”同一政策咨询研究中心主任张宏伟认为,2018年第三季度是上海房价周期的低谷,这一点值得考虑。
“实际上,一线城市的房企征地意愿依然存在,但一线城市总体开发项目的步伐正在放缓,开工意愿较弱。这需要提前考虑。”张宏伟说道。
新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欧阳杰(601155)建议,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大型住宅企业运营速度越来越快的背景下,与其固守业绩难以成长的城市,不如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发展较快的城市。
然而,当选择一些新的地区,需要仔细的论证。总的方向是遵循城市规划和建设,但只有有了规划,“也许没人会在拿了土地后给你修路”,而且只有随着城市建设,城市经济中心的门槛一般都偏高。
“这是一个综合问题。一般来说,现在采取的土地是更详细和全面的判断根据具体情况的城市。”上面提到的人说话直白。
标题:分城调控催生土地冷热不均 房企拿地开考综合题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22391.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