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源使用, 拒绝花架子(深阅读?防止扶贫形式主义②)
本篇文章2769字,读完约7分钟
在一些地方,在反贫困斗争中,“为了尽快看到‘扶贫效果’,一些扶贫资源集中在少数人甚至非贫困家庭”;“在一些地方,在移民搬迁过程中,每年要搬迁的人数被严格规定并逐步下达,这就导致了“紧急章节”搬迁后资金与土地的矛盾。
如何实事求是地对待和追求“扶贫效应”?如何科学利用扶贫资源?如何提前规划,科学确定移民安置的规模、目标、任务和建设顺序?日前,记者走访了贵州几个县市的贫困户和一些为扶贫而搬迁的新居。
扶贫效果不能“堆砌盆景”
“如果它看起来很好,它就不起作用,但效果应该是稳固的。”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食用菌工业园内,大棚排列整齐。玉萨镇夏龙村的严信国终于有时间坐下来计算今年的收入:“这两个棚子的净利润近10万元,脱贫不成问题。”
2017年初,在外工作多年的裴听说了自己家食用菌栽培的发展,想回来看看,却不知所措:没有钱,没有技术,能做得到吗?“在一个温室里可以放16000根菌棒,从公司买一根4元的菌棒,政府出2.5元。”采完蘑菇后,公司扣除1.5元的费用,其余为净利润,额外费用为水电费。”裴被一些扶贫干部的解释所确定。
“不要低估两块五毛钱的政府补贴,这不仅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还能解决贫困户没有资金的问题。扶贫项目不能用得好,效果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这样贫困家庭才能真正受益。”安龙县农业局农业园区办公室主任张勇说。
2017年4月,裴租了两个温室,开始全力以赴地工作。“每月给菌棒注水一次,注意控制温室的温度。”自六月以来,蘑菇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看着每天都在上升的蘑菇,辛国鑫很兴奋:“剩下的就是每天去捡蘑菇了。一根蘑菇棒可以产出1.5到1.8公斤的蘑菇。公司以每斤4元的价格购买它们。最多一天就捡了2000多公斤的蘑菇,这很有意思。”
“这里气候适宜,对种植食用菌的技术要求也不太高。如何利用扶贫资源,效果不会起作用,不是项目越大越好,让村民自己判断,永远不要放在架子上,”安龙县的负责同志说,去年,食用菌产业带动了全县1.9万农民实现了扶贫目标,其中4000户中有1.52万户贫困家庭。据报道,不仅在公园里,而且在县城里,许多城镇和村庄都建有温室,农民可以在自家门口种植。
扶贫资源不能是“大户”
“考虑共同问题和个人需求”
记者在许多地方发现,一些地方对扶贫资源有不同的做法,有些地方忽视了贫困地区的个人需求,平均得分不够准确;为了尽早得到结果,一些人脱帽致敬,把他们的资源集中在一些地方和人身上。这些都是扶贫工作不务实、不扎实、不真实的体现。如何科学准确地配置和使用扶贫资源?
衢盘州市盘冠镇嘉熙村,一位刚从刺梨公园下班的村民,听说记者来采访村民扶贫的事情,连忙招呼他坐在家里。
“高层有很好的政策,但我们仍要看我们自己口袋里装的是什么。”颜拿出一个信息包,里面有股票、分红和工作工资单。“合作社投资6亩地种植刺梨,每年保证分红2400元;“特别贷款”借款5万元,每年分红3000元;财政扶贫资金分红600元;我和妻子在公园工作,月薪总计2500元。一年后,你可以省很多钱。”
不仅有分红,还有工资收入和相关补贴。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种收入?
瞿所在的嘉熙村,四年前还是一个极度贫困的村庄。2015年,盘州市所在的六盘水市推进了“三改”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份、农民变股东、扶贫资源被激活。
整合各种资源,以股份合作为核心,以公平挂钩为纽带,引导贫困家庭参与发展,集中分散的人口、土地和货币资源,兼顾共同问题和个人需求,确保扶贫工作的准确性盘关镇“三改”办公室主任安正国说。
盘关镇以嘉熙村为核心区,联合巴海村、茅坪村等7个贫困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部。公司参股组建天府刺梨工业园。7个村级合作社加入总行作为分支机构,形成了“公司+总行+分行+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
有限的扶贫资源既不是简单平均地“成排坐在一起分享果实”,也不是“建立一个大家庭”,只用于少数人。在嘉熙村,有1691人的584户家庭投资于村级合作社,持股比例为81.1%,其中120户贫困家庭的258人全部投资。
嘉熙村村支书龙涛介绍说,“三改”改革整合了涉农资金。目前,320万元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已转化为股份,量化到120户贫困户,实现分红7.2万元,每户增收600元。同时,符合政策条件的29户贫困户的“优惠贷款”资金为145万元,打包成合作社整体,每户每年分红6%。目前,分红已达8.7万元,家庭平均收入增加了3000元。
移民安置不能是“紧急的”
“我搬家前去过,心里有个底。”
今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题为《中国扶贫搬迁政策》的白皮书,其中显示,2016年和2017年有589万人成功搬迁到扶贫地点,今年将有约280万人搬迁。许多人都有一个强烈的想法,那就是离开他们的祖国是很困难的。扶贫搬迁如何有序推进,群众如何流动、稳定、致富?
临近傍晚,在贵州省安龙县九龙社区,居民吴正元经营的小吃摊很热闹。“这里真好。一切都在附近很方便。”一年多前,吴正元的六口之家搬进了这个社区。我的家乡离县城60公里,一个破瓦房,喝着储存在水池里的水。
搬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有老人是否适应城市的困惑,也有住在城市的焦虑。但是吴正元心里有底,因为她在搬家之前仔细研究过它。
那天毛毛正在下雨,一辆公共汽车拉着吴正元和村子里的其他几十个人一起出发去他们的新家。这不是一次正式的搬迁,而是先看看未来可能居住的地方。汽车停在一排崭新的居民楼前,村民们问:“你在这里干什么?”
“家”已经到来,不是想象中的几栋孤立的房子,而是各种商店已经开业并变得繁荣。附近有一个教育公园,学校已经入驻。工业园区的工厂已经开始生产,工厂门口贴满了招聘启事。
“不管新家好不好,靠老百姓自己看,靠老百姓自己说,总比靠干部看好。”安龙县移民局长刘兴安说:“安龙县首先根据环境容量和生产力布局规划社区,然后确定扶贫搬迁人数的规模和分布;首先查明家庭结构和群众的住房需求,然后准确地建造每个安置新区的住房数量和类型;先保证有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然后再组织搬迁。”
“你不能匆忙,你不能制定任务,但你必须提前计划,逐步推进。”刘兴安说,在确定了要搬迁的人数后,并没有马上展开,而是先少了一点,稳定了一点。以城北移民安置区为例。在第一阶段项目中,2016年搬迁了26户92人的家庭,2017年搬迁了194户1000人的家庭。在建的二期工程可容纳1万人。
对搬迁后的生活感到满意,你可以从吴正元谈起收入时的尴尬笑声中看到一两句:“这个摊位一天有200元左右的收入,可以照顾家人,不累。”
灯亮着的时候,吴正元很忙,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回到新移民社区。房间里明亮的灯光,锅里的热气,还有温暖。
总体规划:编辑对本版的承诺
人民日报(2018年5月17日04版)
标题:扶贫资源使用, 拒绝花架子(深阅读?防止扶贫形式主义②)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20732.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农民工欠薪“黑名单”实施细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