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个人信息黑色产业链:每月10元 想定位谁定位谁
本篇文章1809字,读完约5分钟
每月花费10元可以随时定位特定的手机号码,1000元可以随时定位一些手机号码……近日,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公安局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1人,涉案金额超过800万元。据记者跟踪调查,该犯罪团伙买卖的公民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定位信息、物流信息、车主信息、电话查询、学籍档案、信用信息等六大类,形成了一条网上个人信息买卖的黑色产业链。
“业务范围”很广,可以“私人定制”
2月初,泰安市公安局在公安部和山东省公安厅部署的“网网2018”专项行动中,梳理了当地线索,发现有人通过互联网买卖大量市民个人信息。泰安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门小组开展相关工作,通过深入分析判断,层层剥茧剥丝,并确定犯罪嫌疑人是于某某。
“有在某个人面前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记录,这是公安机关关注的焦点。肥城市公安局网络大队副大队长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警方发现俞“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成了一个出售市民个人信息的“中间人”。
随后,专案组民警以牟某为突破口,迅速追查出12个网上及相关来源,查出了完整的个人信息交易犯罪链。
3月7日,专案组赴黑龙江、广东、江西、江苏、贵州、云南等地开展集中网络征集行动。涉案的41名犯罪嫌疑人在一周内全部被逮捕并绳之以法,缴获了90多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犯罪工具,涉案金额超过800万元。
至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宣告解决。嫌疑人到达案件现场后,都承认出售公民的个人信息。
刘俊鹏表示,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不仅大量出售个人信息,还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并发出“私人订单”。
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犯罪嫌疑人王推出了两种不同的“套餐”。根据他的供词,一个包裹每月10元,可以随时定位一个特定的手机号码;另一种是每月1000元,可以随时定位特定的手机号码。
例如,如果“客户”需要某人的家庭地址或信用信息,他向“中介”提出要求,然后“中介”将这一要求提供给在线公司,在线公司通过伪装成快递公司并使用黑客技术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来获得相关信息,然后以更高的价格逐步出售它以获取非法利益。
黑色产业链“分工”与“高效合作”
据警方调查,由于经济回报高、犯罪门槛低、犯罪成本低,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想方设法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形成了“专业化”、“高效合作”的黑色产业链。
在警方抓获的41名犯罪嫌疑人中,“中间人”余某通过互联网向“客户”索要账单,然后将查询需求上报至网上,网上将查询结果发送至XX,再转发给“客户”,由“客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款项转给XX,最后与XX结算。
王是手机定位服务平台的所有者,也是手机定位信息泄露的源头。在看守所里,王告诉记者:“我是一个基站定位平台的主人,拥有最高权限的账号,并且可以开其他具有查询功能的账号。”在‘客户’购买这些账户之后,他们可以定位移动电话号码的位置,以获得其他人的位置信息。”据办案民警介绍,王很少直接接触到终端的“客户”。在10元的手机定位信息价格被“中间商”抬高后,终端“顾客”有时需要两三千元才能买到。
与手机定位信息相比,物流信息、手机拥有者信息和学生档案等个人信息更便宜。
Shimou是转售市民物流信息的来源。“我通过互联网买卖快递地址和手机所有者信息。从2017年12月到被捕,我卖了300多条信息,赚了1.78万元。”世茂说。
如何切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黑手”?
肥城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洪超认为,要切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黑手”,一方面,公安机关要坚持严厉打击,进一步加大对黑客非法窃取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深入挖掘各种犯罪的相关利益链条,注重全链打击。
另一方面,公安机关要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实现源头治理目标,全面加强对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邮政快递和网上订票网站(客户)的监管,从制度上强化员工的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对员工的管理。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出现。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公民个人信息的存储、处理、流通和应用,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的分类,实施分级保护措施,确保国家和个人的信息安全。
同时,警方还提醒市民加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在网上购物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使用公共wifi,参与网站问卷调查和网上抽奖,通过媒体进行社交,防止个人信息被犯罪分子窃取。
据新华社报道
标题:揭秘个人信息黑色产业链:每月10元 想定位谁定位谁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9419.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