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生态和产业要融合(建言)
本篇文章1437字,读完约4分钟
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繁荣工业、生态宜居、文明农村习俗、有效治理和富裕生活。工业繁荣是关键,生态宜居是关键,工业与生态的有机结合为农村文明、有效治理和富裕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撑。推进工业生态化和生态工业化是深化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增长,农业和农村作为工业和生态的重要载体,地位更高,作用更大。城乡居民不仅需要农业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农产品(000061,诊断单元),还需要更清洁的空燃气、更清洁的水源和更宜人的农村风光。
农业和农村地区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进行生产,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农产品供应,而且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例如,“桑吉鱼塘”的传统农业模式,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水稻梯田系统,贵州从江侗族乡的稻鱼鸭复合系统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生态保护离不开工业发展。没有生态资源,工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工业发展的支持,生态保护难以持续。工业生态化和生态工业化相辅相成,实现和谐共赢,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生态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双赢目标。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农业废弃物种植、养殖、回收和综合利用,逐步降低农业资源消耗强度,取得重大进展。同时,一些地方依靠优质资源供应绿色有机农产品、农业文化体验、生态宜居性和休闲健康旅游产品,生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去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数达到25亿,同比增长19%;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同比增长27%。可以说,农业和农村工业的生态化和生态工业化趋势正在改善。
然而,长期以来,农业得到了广泛发展,农业和农村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未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目前,我国农村工业生态化和生态工业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中国农业生态产业规模小、成本高、竞争力弱,“生态加”的格局尚未有效形成。中国的工业生态化和生态工业化发展潜力巨大。我们需要努力释放这些潜力。为此,建议:
改造和提升农村传统产业,提高生态水平。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功能整合,有效挖掘农业多功能领域,为市场提供多元化产品供给。加快学科整合,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管理学科,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吸引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底线要求,转变粗放型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恢复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环保监管、生态修复、生态产品鉴定认证等公共服务,对生态产品和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拓展“生态+”模式,做大做强生态产业。注重发掘和拓展农业在历史传承、文化体验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多功能属性,充分释放农村农业的生态价值。加强生态产品的科学规划和设计,完善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支撑体系,实现传统工业产品的转型升级。
加强政府配套服务和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出台了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财政、税收、土地和金融等配套政策,以加大对产业整合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绿色生态农业及其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加强生态产业市场秩序监管,制定统一的生态产品和服务标准和规范,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全过程控制,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
《人民日报》(2018年3月28日,第20版)
标题:乡村振兴,生态和产业要融合(建言)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8591.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