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徐葵君:上海自由贸易账户 改革经验可向全国推广
本篇文章1342字,读完约3分钟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建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建立了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一线审慎监管、二线有限渗透”的基本体系,具有本外币账户综合金融服务功能,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逐企业、逐笔、全口径的实时监控,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考验,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成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徐奎军认为,自由贸易账户改革的经验现在可以在其他自由贸易区复制。
徐奎军表示,上海自由贸易区创建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人民币和外汇账户一体化,形成本外币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功能;第二,与国内普通账户体系的金融服务相比,自由贸易账户不仅实现了跨境金融领域的国民待遇原则,使地区和海外机构可以享受同样的服务,而且体现了自由贸易区与国际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为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三是构建“一线审慎监管、二线有限渗透”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通过基于自由贸易账户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电子围栏”,有效控制区域改革的金融溢出风险;四是按照“单独识别、单独核算、独立报告、专项报告、自行平衡”的要求,各金融机构将根据监管要求,自动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自由贸易账户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报告金融交易账户相关金融交易,对金融交易账户资金转移进行全程监控;第五,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嵌入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调整总量,加强事后监管,促进FTZ企业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交流。
徐奎军认为,上海自由贸易区承担着金融改革和开放的职能,在设计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时,坚持不以系统性风险为底线。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风险防范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本外币账户一体化的风险管理。现有的账户体系是按照币种、业务和专用账户的方式进行管理的,有些业务需要经过事先审批和备案后才能办理。虽然有利于资金监管,但却导致资金分散,管理效率低下。本外币账户一体化在一定条件下提供了可兑换的便利,既符合FTZ金融改革开放的路径,又不偏离推进风险管理创新,满足了实体经济对各种金融服务的实际需求。
第二,防范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为配合自由贸易账户系统的风险管理,各金融机构根据监管要求,专门开发了相应的系统,直接与中国人民银行自由贸易账户监控管理信息系统连接,实现了对经济实体全方位经济活动信息的实时报送、实时监控和报送,从而放宽了事前审批,方便了经济实体从事经济活动,优化了经营环境,同时也便于监管部门加强事后管理。
第三,“电子围栏”下的宏观审慎管理。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以单独核算为基础,要求“单独识别、单独核算、独立报告、专项报告、自行平衡”,确保自由贸易账户的资金和业务与区域外账户的资金和业务有效分离和区分。它为自贸区金融改革提供了一个“电子围栏”的监管环境,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上,一线资本流动实现了自由流动,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二是国内二线资本流动采取了有限渗透管理,不影响境内外。
徐奎军说,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日常业务实践中,各方都深深感受到了自由贸易账户带来的便利和优势,以及未来账户功能增加和开放的巨大空空间。自由贸易账户改革取得了成熟的经验、完整的体系和可控的风险,具备了在全国其他自由贸易区复制和推广的条件。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进行评估和推广,为今后深化国家自由贸易区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标题:全国政协委员徐葵君:上海自由贸易账户 改革经验可向全国推广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8043.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