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如何供给
本篇文章2180字,读完约5分钟
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体,安全的食物…高品质的生态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更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生态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
青山总是在那里,清澈的水在流动,空气总是新鲜的,这是新时代的应有之义。如何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来听听CPPCC有关成员、专家和学者的意见。
确保股票能够增值
生态产品可以被视为各种环境保护措施的同义词。要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必须在保证存量的基础上寻求增量,即不破坏和过度消耗现有的高质量自然资源,同时开发新的、更多的生态产品。
为了保证存量,我们必须首先改变我们的观念,并且不能再走污染治理的老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成员王文彪认为,绿色发展的目的是更科学和可持续地利用各种生态资源。首先,要杜绝不按自然规律和行业规律办事的现象,在没有对项目、核心技术和经验丰富的团队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盲目快速做事的现象。
"我们必须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入手,优先考虑生态指标."江苏省政协委员曹一清表示,在项目引进、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改变了以往过分考虑经济总量的做法,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总排放量等环境指标作为规划、筛选和评估的优先指标。只有从源头上进行控制,才能避免“治污”的重复发生。
"追求增量应该对生态恢复大惊小怪!"全国政协委员王继光认为,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科学实施景观、森林、湖泊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推进丘陵、荒山、滩涂植被恢复,积极建设生态走廊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增加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许多CPPCC成员表示,生态产品的供应体系应该有新的突破。生态产品的产权归属、价值计量、交易规则和补偿机制必须明确界定,并在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层面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绿色发展需要多方支持
要战胜污染,关键是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更好的生活离不开更多的物质财富,也离不开美丽的生态(000010,诊断单元)。
“保护投资成本远低于环境破坏后的修复成本,保护优先是必然选择。”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王德利说:“例如,如果一个垃圾场不达标,简单处理就要花费1亿元。形成一亿元产值有多难?”
王德利认为,要重视自然恢复的作用,它成本低,能防止二次污染,符合现有国情,也是国际生态保护所倡导的。“例如,在恢复草原时,几乎没有必要为了草原的自然恢复而投入太多的资金来修建禁止放牧的围栏;人工种草所需的人工成本,如果施用化肥,将有可能造成化肥污染。”
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必须把工业生态化和生态工业化并行推进,真正实现生态与产品的高度融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王继光认为,产业生态化应充分利用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力量,通过科学配置园区、产业、企业和项目,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支撑。工业生态化应因地制宜。对于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如大河上游和森林草原覆盖率高的地区,要依靠环境禀赋,以生态产品为核心竞争力,提高生态产品的“附加值”;对于生态资源优势不明显的地区,要善于挖掘生态财富,促进旅游、房地产、养老、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
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角色必须改变
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首先是指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这些生态产品需要在特定的空房间生产,如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海洋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生态空房间制作美丽的生态产品。事实上,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生态“红利”,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绿。
但是,在王继光看来,在很多地方,生态文明的理念还没有完全落实,不管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如何,还是有粗放式的发展。作为一种象征,一些关键水域受到严重污染,一些城市雾霾天气增多,生态系统破坏导致自然灾害频发。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各方各司其职,形成强大的合力。王文彪认为,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应该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政府管理制度和平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连接、引导和服务市场乃至整个社会;企业应成为环境保护的驱动引擎、生态恢复的主力军和通过市场导向手段、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提高自然资源质量的执行机构。”
王文彪以伊犁资源集团的发展道路为例,指出生态改善必须与造福民生紧密联系,绿色发展必须与人民幸福紧密联系,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伊利依托“绿化与繁荣相结合、生态与生存相结合、产业与扶贫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内蒙古库布齐开发了1000亿级沙漠生态循环经济,治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库布齐沙漠,使10多万当地群众彻底脱贫。
"环境是每个人所在的地方,由每个人创造."曹一清认为,在当前的环境治理体制下,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角色应该改变。要从原来的“检查管理保护”向“制度保护”转变,从法律法规和制度层面提供刚性保护;也有必要从原来的"倡导保护"改为"习惯保护"。每个人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不仅应该在观念上被接受,而且应该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我们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中“共同创造共同消费”的特殊性,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改善消费方式。
《人民日报》(2018年1月31日,第20版)
标题: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如何供给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7558.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法国计划建房帮助“夹心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