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方面补制度短板 银监会运筹防风险攻坚战
本篇文章1785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李丹丹编辑陈郁
作为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不仅仅局限于短期的重拳出击和乱局处理,还需要填补制度的缺陷,填补监管的空空白,构建长期的“防火墙”。过去一年,这一点在金融业尤为明显。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了银监会去年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弥补监管的不足,发现这些制度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体系,从七个方面防控银行业的突出风险。
据悉,今年银监会将继续做好这项工作,遵循标本兼治、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增强银行业机构防控风险的主体意识和责任,坚决打击银行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补短板”七点
没有规则,方圆。弥补监管体系的缺陷是从制度源头上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根本措施。
2017年4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有效弥补监管缺陷、提高监管效率的通知》,主动披露了26个弥补监管缺陷的项目,并对几个项目进行了研究和补充。此外,针对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银监会还及时补充了针对特定机构和特定业务的41项规章制度。
这些项目涵盖股权管理、资本补充、流动性风险、抵押品管理、大额风险敞口、财富管理业务、表外业务、跨金融产品、融资担保、政策性银行监管等。,重点防范和控制银行业的突出风险。
新系统数量众多,但并不复杂。记者梳理了去年推出的“短板”倡议,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有七个要点:
首先是股权监管。以完善公司治理的“牛鼻子”为突破口,监管重点是隐形股东、转持股、虚假股权资本来源、非法关联交易、利益转移和股东权利滥用等。,使股权的最终受益者透明化,真正承担股东的最终责任。
第二,跨行业金融产品。针对跨市场、跨行业金融产品的监管套利和监管空白问题,银监会对委托贷款、银信合作、跨金融产品和表外业务进行监管,要求全面提供资本和拨备,减少套汇和渠道,控制资本流动,增加杠杆,延长链条和监管套利。
第三,资产管理业务。针对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中存在的结构复杂、赎回刚性、期限错配、各种产品监管标准不一致等问题,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制定了统一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则,同时研究制定了金融管理和信托业务监管配套规则。
第四,流动性风险。银监会在借鉴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工具,以降低银行业机构尤其是过度依赖短期批发融资、期限错配严重的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第五,信用质量。针对分类不准确、多头授信、超额授信等“难题”,银监会研究制定了大规模风险暴露管理、联合授信管理、资产风险分类等相关制度。
第六,资本监管。对于一些银行机构,如国开行、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空长期以来的资本监管体系比较薄弱,银监会专门针对这三家机构制定并发布了监管制度。
第七,信息披露。银监会重点从三个层面提高透明度,强化市场约束:完善制度法规,建立行政处罚定期信息披露机制,建立重大监管政策和行动沟通机制。例如,它对点对点贷款中的信息中介机构提出了系统的信息披露要求。
目前,大多数法规已经颁布或征求公众意见,而其他法规正在稳步有序地进行。
监督的有效性已经初步显现
“补短处”的功效已经初步显现,并在不断释放。2017年,银行业新增贷款比重大幅上升。自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的银行间资产和负债首次收缩。流向实体经济的银行资金增速加快,链条缩短,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提高。
违法违规现象明显减少。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银行间、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等重大跨地区、跨市场和跨机构案件已初步得到遏制。与此同时,空监管体系在信息中介、公共资金存储、校园贷款和慈善信托等领域的不足及时得到了弥补。
从我行来看,我行合规意识不断增强,开始积极调整业务模式,风险防范意识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一些银行正在逐步降低风险偏好,清理和压缩渠道业务,并开始解决历史遗留的“难题”。
此前,市场担心,密集出台的政策可能会对相关机构或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据记者了解,银监会在制定和发布政策的过程中,一直注重方式方法,基于宏观审慎的视角,从整体上做得很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负面影响的溢出,减少了叠加共振。在每项政策发布、实施的时间和被监管对象达到标准的时间背后,都有无数的沟通、判断和计算。
例如,银监会在制定银行信贷业务相关制度时,专门对其对股市、房地产等市场的影响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并积极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沟通,把握发布时机。
标题:七方面补制度短板 银监会运筹防风险攻坚战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7504.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