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验收一带一路建设阶段性成效
本篇文章3249字,读完约8分钟
没有积累的步骤,甚至没有数千英里。自2013年秋季该提案提出以来,“一带一路”逐渐由理念转变为行动,由愿景转变为现实,“使者面向道路,商旅无止境”的繁荣景象重现。
四年来,成都作为连接南北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积极融入既是实践者又是受益者的“一带一路”。这座曾经内陆腹地的城市已经从中国对外开放的后方走到了最前沿。
如何“量化”这种变化?以中欧班列荣欧洲快速铁路为例。到2017年底,它已经能够到达“一带一路”沿线的20多个城市。2017年,它已经积累了1000多列火车,国际铁路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气候;与此同时,双流国际机场已经开通了104条国际航线,“空中国丝绸之路”将不断编织。
所谓的一般道路规则正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成都企业走出家门。截至2016年底,成都已累计境外投资企业500多家,总投资近100亿美元。
根据《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企业“走出去”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五年行动计划”),到2018年,成都将初步建立全方位、多领域、高水平的“走出去”发展格局,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就在上周,成都“一带一路”跨国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评选结果揭晓,新希望(000876)等30家企业入选。据悉,这是成都首次对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行评估。
据成都市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评选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种“勇于拓展国际市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社会氛围”,加快培育总部设在成都、业务覆盖全球的本土跨国企业。同时,为行业设立基准也有利于为其他本地企业积极关注海外市场提供参考。
首次对企业的“一带一路”整合度进行了评价
2000多年前,伴随着悠扬的骆驼铃,蜀锦、川茶等商品流向了西亚、欧洲等地。现在,另一批“成都制造”、“成都建设”、“成都服务”已经踏上了新时代的“凿空之旅”,走上了比张骞更广阔的道路。
“仅2016年一年,成都市新增境外投资企业(项目)149家,同比增长39.3%,注册投资总额4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4.7%。”成都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成都企业正在大力走出去。
但是,尽管许多企业选择了走出去,本土化、法律问题、风险防控等问题也不容小觑。在其他国家实现良好的发展不是那么简单的。
为了帮助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更好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让政府部门对企业“走出去”的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自2017年3月起,成都市商务委、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农委、国资委联合推出了“一带一路跨国龙头和成长型企业评价”,测试企业“一带一路”的整合度,吸引
同年5月,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会计师、律师等10人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成立,正式开始对48家入选企业进行评估和打分。
在评分规则中,海外经营业绩评分指标占40分,包括2014年至2016年累计海外投资和经营收入;海外业务发展规划得分指标占30分,包括2014-2016年海外业务发展规划、海外项目、已设立分支机构和国际发展团队建设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经营业绩等客观指标外,评价专家还对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产业驱动力和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了综合评价。
“这两个指标不能用‘真实’数据来反映,但它们是企业‘走出去’的良性指南。”这位评审专家说:“虽然这两项加起来只有5分,但应该考虑进去。”
作为此次评审的组织者,成都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成都市第一次将“一带一路”评价为领先的、成长中的跨国企业,也是中国第一个将“一带一路”作为跨国企业引进的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项工作及其标准的制定具有示范作用和标准作用。”
老式的权力和新的力量“携手出海”
经过近一年的回顾,上周,成都2016年“一带一路”跨国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评估结果终于揭晓:新希望、天翔环境(300362,诊断股)、通威股份(600438,诊断股)、华西集团等。十家公司被评为“龙头企业”;八一家具、新建路桥、李芳科技、老屋餐饮等20家企业入选“成长型企业”。
从得分来看,新希望集团作为四川商人的“大哥”,有责任在“龙头企业”中占据第一位。
记者了解到,早在1997年,新希望集团就开始探索海外业务。1999年,它在越南投资建设了第一家饲料公司,从此开始了国际化之旅。
作为首批走出国门的民营企业,新希望集团目前在国内外30个国家拥有600多家分子公司和7万多名员工。两年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将产业触角延伸至澳大利亚、欧洲、北美等农牧业资源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创新海外发展方式,不断增加投资。
与以农牧业为基础的“新希望”不同,排名第二的“龙头企业”天翔环保专注于环保市场。自2008年以来,我们通过国际合作和并购,借鉴美国、奥地利、德国等国家的先进环保技术和项目经验,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和海外市场。完善环保设备和工艺产业链,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和团队,实现技术、品牌、市场和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当然,除了这些通过出海而出名的“老式权力机构”之外,新生力量也在积极融入全球市场。
成都李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轻资产”技术型企业。201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等多个重大项目的数字多媒体服务指定供应商。
对于入选“一带一路”的跨国成长型企业,李芳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对公司国际化发展的肯定,并将在2018年加快海外和外包市场份额的扩张,努力将李芳打造成为视觉艺术领域的国际标杆。
在谈到设立“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两个维度的原因时,成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希望、同威等企业一直是本地企业“走出去”的标杆,其指标绝对处于领先地位。”该负责人表示:“我们也希望引导和培养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
构建开放格局,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
那么,这30家入选企业将获得什么样的支持呢?
成都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不仅将获得该会提供的政策法律咨询、翻译人才服务、出国等中介服务,还将获得四川省、成都市政府乃至国家重点项目的支持,并有机会参与国际项目和招商活动。
作为一个行业协会,在负责人看来,成都对本土跨国公司的评价,一方面反映了成都市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落实和对企业跨国经营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将推动更多成都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畅通贸易”在过去四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作为最直接的参与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合作。
例如,2016年9月成都发布的“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通过全球布局、能力合作、跨国增长、丝绸之路发展、平台建设和护航六大行动推动企业“走出去”;同年12月底,《一带一路重点国家投资指南》首次发布,旨在为企业提供信息指导。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早前对记者表示,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走出去”的要求将会更加强烈,成都将提前“铺路”,迅速抓住第一个机遇。
去年底召开的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指出,2018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构建开放主导、共建共享的新格局,全面加强开放渠道和平台载体建设,加强全球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开展区域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 加强制度创新,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构建以西部大开发和南方开放为核心的多层次开放格局。
成都市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30家“跨国龙头和成长型企业”的首次评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希望以重大项目为重点,以培育跨国公司为重点,以经贸促进活动为载体,发挥政策扶持的“组合拳”,加快企业“走出去”,推动成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标题:成都验收一带一路建设阶段性成效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7047.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