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内26家支付机构领42张罚单
本篇文章1762字,读完约4分钟
强有力的监督仍在继续。
据《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1日,今年以来,央行已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出42笔罚款,26家支付机构收到罚款,其中仅6月份就出现了11笔罚款。
2017年,中国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发出了100多项罚款,累计金额超过2800万元,约为2016年罚款数量的三倍。
监管规范化
在被处罚的26个机构中,有几个机构多次被点名处罚。
例如,6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名单上有7家支付公司。在被点名的支付公司中,中富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富支付”)和北京钱保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以下简称“钱保宝”)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规定受到警告,同时中富支付武汉分公司被罚款10万元。记者梳理后发现,这是钟福付和钱黛宝第三次收到罚单。
除了因各种非法操作而被罚款的支付机构的数量增加之外,罚款的数额也打破了历史记录。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网站发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芝罘区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芝罘区支付”)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给予该公司警告并没收其非法所得。1107.9万元,罚款1453.5万元,罚款总额为2561.4万元;该公司的一名相关负责人受到警告,并被罚款共计80万元。处罚决定时间为5月3日。
此外,智能支付不是“初犯”。今年4月底,因违反外汇账户管理规定等原因被外汇局处以罚款;4月中旬,由于境外非法企业提供渠道,中央银行深圳中心支行罚款芝罘区3万元;去年9月7日,芝罘区也因违反支付结算规定被罚款9万元。
上海一家中型支付公司高管张居克(化名)向《国际金融新闻》记者指出,目前,除了“特许经营”的基本要求外,对支付机构的监管要求越来越高,支付行业野蛮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
“更严格监管的趋势从去年开始。中央银行系统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更加深入,对各种违规行为的处罚也大大加强。”张居克指出,将从备用金的存放和管理、无证支付的清查、直连断开、反洗钱、客户信息保护等方面对支付机构进行检查。,监管机构也针对这些方面发布了一些系统文件。
寡头垄断竞争模式
在严格的监管模式下,支付机构的生命是什么?
今年1月,央行决定对五批中第一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进行换发,显示此次有4家机构未能换发。这意味着被中央银行取消的许可证数量已经增加到28个,其中包括莆田银通支付有限公司和伊通支付有限公司..除了由于正常的业务变化(如合并)而取消之外,一些“已除名”的机构还面临严重的违规行为。目前,还有243个支付许可证。
随着支付行业监管的日益严格,支付许可证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上述高管坦承,目前覆盖多项业务的全额支付牌照的发行价可能高达30亿元,而之前滴滴、恒大、万达和京东收购的支付牌照的成交价不到10亿元。因此,30亿元的全额许可费可能是无价的。
从目前支付行业的整体结构来看,支付宝和微信财付通一直占据着大部分行业。
被称为“互联网女王”的玛丽·米克(mary meeker)发布的2018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的两大巨头支付宝和财付通(Hong Kong 00941)的市场份额高达92%,其余8%的市场份额将被其他241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分享。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领域正在出现马太效应,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据艾瑞咨询数据,2016年和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分别为107.3万亿元和160.4万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05.2%和49.5%。预计未来三年交易规模将稳步增长,但随着用户和资本对行业的边际效应降低,增速将逐渐放缓。
在支付行业格局固化、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小玩家”的生存环境并不是很好。这种情况也可以从最近刚在香港上市的汇款世界(香港股票01806)的招股说明书中看到。从市场份额来看,汇款招股说明书显示,根据弗罗斯特;根据苏利文的数据,就2017年的交易量而言,汇款世界在中国所有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七,仅占市场份额的2%。
对于未来的发展,张居克说,总的来说,现在支付机构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该公司希望逐步增加业务布局,而不是服务于个人消费者,但这块蛋糕也受到了巨头们的关注,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标题:半年内26家支付机构领42张罚单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22497.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中国企业该如何打破专利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