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阳晚报”我们定位为“立足贵阳、辐射贵州、面向全国的区域性综合新闻门户网站”,网站已有包括房产、汽车、娱乐、体育、财经、党政、评论等在内的近10个新闻频道。

主页 > 要闻 >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0-10-12 18:01:37阅读:

本篇文章3122字,读完约8分钟

5月24日,又有一批16家创新运营商签约落户苏州高新区。到目前为止,苏州高新区已聚集了100多家国家级“大型复合研究所”,进一步推进了“汇聚高端元素、发展高端产业、培育创新业态、创造创新生态”的创新实践。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苏州高新区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其面积从最初的6.8平方公里增长到现在的258平方公里,并从“运河时代”发展到“太湖时代”。它已成为苏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启了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打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窗口。26年来,苏州高新区以思想解放引领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促进思想的再解放。开放型经济和民营经济都在快速发展壮大。近日,该区出台了《高新区率先实施苏州两个基准、推进优质发展十大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全面推进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加强区域创新和发展,提高集中度

中国科学院苏州光电研究所、南京大学苏州创新研究所等16家创新载体签约落户高新区,为高新区创新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苏州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沈培英认为,苏州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大城市,大学资源和“大复合”资源严重不足。如何利用国内知名大学和“钟”字头的科研机构,一直是高新区需要考虑的话题。因此,多年来,苏州高新区始终把引进、消化和吸收“大大院、大研究所”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超级大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数据显示,2017年,苏州高新区新增了21所“大型复合研究所”,如北航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其中,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所、国家电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所、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所等含金量极高的“大型复合研究所”占了一半。除了“中国”前缀和“国家”前缀“大庭院研究所”,如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高新区有100多个创新载体。苏州高新区科技处负责人表示:“在高新区引进科研院所,不是为了打造‘盆景’,也不是为了‘捡筐是菜’,而是围绕自身产业需求打造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按照这种思路,苏州高新区应该让“大大院大地方”体现出非凡的价值。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苏州地理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说,引进“大化合物”可以培育新产业。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文化科技产业基地落户高新区五年来,吸引了十余家地理相关研究载体和众多产业转型企业进行创新创业。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四合院”不断释放出创新的动力。2017年,苏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占工业总产值的78.5%,财政科技投入占全年财政支出的11%以上。批准各级科技项目616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累计培养科技领军人才800多名。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沈培英说:“苏州高新区将进一步探索与北京理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重点大学的合作,充分发挥合作大学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和应用研究及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技术和人才交流工作,力争到2020年新增30个主要创新载体和平台。”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试点产业集群建设取得突破

目前,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苏州高新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人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世界工厂式”的产业结构已不能再发挥创新发展的“发动机”作用。因此,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苏州高新区将立足于先进地区,拓宽发展思路,根据本地区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明确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医疗设备和生物医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创新型主导产业集群,加快从“高技术制造”向“高技术智力创造”和“高技术创造”的跨越,提升区域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如今,苏州高新区正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新能源企业阿泰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第四代光伏技术——工业应用湿黑硅技术的企业,是2018年的国家“领头羊”。“超级领袖”基地成功研发并推出10款全尺寸领先组件;古德威的新一代光伏逆变器获得了世界顶级工业设计奖——2018年德国红点设计奖。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苏州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增长;医疗器械产业被批准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项目;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5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28亿元,有效投资继续增加,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苏州高新区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是苏州首家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依托武器研究所、AVIC迅雷研究所等214家军工科研院所,充分发挥CNNC苏阀、中国航天等一批承担军工任务的国有企业和东陵科技、长光化核心等一大批“人参军”企业的优势,加快形成航空航天、各领域高端装备等军民融合型特色产业集群。2018年,在首批省级示范智能车间中,苏州高新区佳士达、西门子等六家企业智能生产车间成功入选。其中,西门子和美国视觉汽车是少数几家拥有两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的企业。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为了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苏州高新区近日发布了《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全区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保持在7%,年进出口总额将保持在410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将超过7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平均每亩建设用地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75万元。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创新团队可以获得1亿元的项目支持

近日,苏州高新区启动建设“苏之辉高科技”高层次人才接待室。“客厅”位于苏州高新区文化体育中心。依托文化体育中心的硬件优势和现有资源,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咨询交流、项目路演、产品展示、创意对接等服务,打造服务人才、汇聚人才、吸引人才的“温馨家园”。一直以来,苏州高新区积极营造适合创新的生态环境,通过良好的人才支持政策、完善的产业支持和金融支持政策,支持创新种苗的蓬勃发展。在去年的省级“双创新计划”评选中,申报的伽蓝致远项目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全省十大重点资助项目之一。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2017年,苏州高新区出台了《汇聚高科技智慧、迎虎山人才引进与教育工程若干办法》,对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特殊行业人才、社会事业人才和行业基础人才给予了激励政策。其中,重大创新团队最多可获得1亿元的项目支持资金。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苏州高新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手机应用和个人电脑网站的“双通道”模式开发和运营“智慧素高科技”高层次人才应用平台;以“网上竞价+电子认证”模式推出“智慧苏高辛”人才电子服务卡,整合13大类46项服务举措,提升人才服务便利性和满意度;组织创新创业讲堂、主题沙龙等活动,支持和培养“创业精英协会”、“博士后协会”、“太湖集团鹰社”等人才群体。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种下梧桐树,引向凤凰。一个地区越开放、越包容,创新生态就越能取得突破。”苏州高新区组织部副部长李伟介绍。目前,高新区人才22.9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5万人。引进和批准各级各类领军人才800余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领军人才57人,江苏双创领军人才72人,苏州姑苏领军人才139人,江苏双创团队10人。去年,省双创队在全市排名第一。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苏州高新区建设的苏州金融城,利用“太湖金谷”作为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第一家国内委托服务机构,拓展路演、培训、大数据服务功能,加大和强化vc、pe投资,为企业提供投资、R&D、咨询一体化服务。仅在一年时间里,苏州金融城就落户300多家私募机构,总资金规模超过600亿元,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苏州市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徐美健表示,在下一步发展中,苏州高新区将按照提升和质量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找差距,鼓励进一步改革,实践再创新,以创新的思路解决实践探索中的问题,以改革促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促发展的道路。(孙保平)

标题:16家创新载体落户苏州高新区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21643.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贵阳晚报网站介绍

贵阳晚报秉承“专注贵州资讯、服务乡里乡亲”的宗旨,整合优势资源、大胆创新,不断朝互联网、大数据的纵深领域推进,报道贵州省内新闻信息,包括贵州经济、贵州社会、贵州旅游等内容,贵阳部分包括贵阳建设和发展商业新闻,贵阳房产、贵阳商业等贵阳新闻内容,志在以更全的资讯、更快的速度、更亲的乡情、更新的体验、更大的影响,争做贵州第一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