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第一书记”实干挖穷根
本篇文章3139字,读完约8分钟
万宁军区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个人资料图片
自2015年7月以来,海南省万宁市已向万宁市34个贫困村派出97名“一秘”,为贫困村提供居民援助,充分发挥党建优势,增强内生动力。
光纤被拉进村里,以建立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000061,诊断股票);无人机飞向天空,帮助行业规划和布局;随着合作社的建立,对特色黑山羊的需求越来越少...两年来,万宁县已有5236户、21510人脱贫,10个贫困村被列为一个整体。“一秘”们已经交出了漂亮的扶贫成绩单。
“扶贫工作有很多种。比如说1000和10000,两个水平和一个垂直是关键。这两个水平和垂直是“干的”。”万宁市委书记张美文说道。
“你不能把自己当成干部”
宽条纹衬衫和满是灰尘的黑色皮鞋。当我见到记者时,万宁村的“第一书记”李正在赶往村里的养蜂场。
两年前,李从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协调管理办公室来到这个距离万宁市一小时车程的偏远山村,第一次换了一身衣服。“如果你和群众打交道,你就不能把自己当作干部。”
“第一秘书”改变了他的角色,使他身心俱沉,村子的面貌也一天天地改变了:
到村里一个月后,李在村委会办公室里设了一个30平米的地方,拉光纤加电脑,调度村干部,在村建了一个便民服务站。最低生活保障、就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过去只能在进城时才能处理的事情,可以由村民在他们家门口处理。
第二个月,李许劭驾驶无人驾驶飞机在空村上空飞行,并利用航空摄影技术对冯丹村的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村危房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李挨家挨户走访了贫困农户,组织了几十名村“两委”干部座谈,搭建了村民销售槟榔、荔枝等特色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带领十几个贫困农户创办了中国蜂场。截至2016年底,冯丹村已整体脱贫。
“我不是一个人战斗。”红星村“第一书记”刘建说,他的派出单位万宁市委办公室是红星村的对口支援单位。在万宁“三问三解”联系服务机制下,市委办公室与红星村保持密切联系,提供长期支持。在市委办公室的沟通协调下,刘建不仅带着村民参观了其他地方的豪猪养殖业,还多次邀请市畜牧局的专家来现场指导村民。
“第一书记”是实现准确扶贫的重要载体。我们不仅要使他们想当军官,而且要使他们当军官,要使他们有所作为,要使他们成为上、下两级和基层亲密群众的联系纽带。”万宁市委书记张美文介绍说,万宁市建立健全了对口帮扶、教育培训、定期考核“一秘”三项机制,制定了管理办法,用制度规范了“一秘”工作,组织了参观和培训,每月召开一次现场交流会,逐步形成了“赶学生、助人”的良好氛围。
两年来,万宁村“一秘”共获得各类资金9500多万元,实施了道路硬化、农村水电改造、农村房屋加固维修等139个农村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万宁还组织了2600多名党员干部到乡镇走访,帮助他们解决了3600多个基层群众的实际问题,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发展的基础。
扶贫不能养懒人
“什么比贫穷更可怕?”扶贫干部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有些贫困家庭是‘贫穷和害怕’和‘贫穷’的。不管别人如何帮助,他们都不愿尝试,也不敢尝试。”
“扶贫不能养懒人”。为了提高扶贫的“造血”能力,增强贫困户的发展意愿,万宁根据贫困户的需求和意愿,推广和发展了“党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引导党员群众形成脱贫致富的社区,拓宽了致富渠道,增强了致富能力。
去年,李秀昌在北京大学城田军村的家庭收入与去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他家经济状况的变化是由于万宁田军生态种养农民合作社,它是由贫困家庭在村里“一秘”和七名党员的帮助下办起的卡。
位于水库下游的田军村是库区的一个移民村,耕地少,居住分散,是万宁市的一个重点贫困村。2017年之前,李秀昌是该村32户贫困户之一。一个六口之家守卫着超过2英亩的橡胶地,偶尔出去打零工。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他们经常入不敷出。
2016年底,李秀昌加入合作社,学习黑山羊养殖和牧草种植技术,并参与农场管理。“半年的分红都在5000元以上,在合作社工作也能拿到2800元的月薪。日子越来越稳定了!”2017年底,李秀昌一家成功摆脱了贫困。"新房子正在打地基!"
2016年5月,海南省农业厅派驻田军村的“第一书记”倪石亨,现在已经成为村民中的一个善良的“老倪”。倪上任后,经过考察,向省农业厅申请了550万元的产业项目资金,支持村发展生态黑山羊养殖业。
起初,贫困家庭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寄钱?土地越来越少,然后拿出土地来养羊,我们靠什么生活?我们没有养羊的技术。如果我们养不好它们呢?我们家很穷,谁来承担养羊的风险?
倪多次参加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导作用,把传统的“合作社+贫困户”转变为“党员+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一方面,村里有七个党员带头管理合作社。另一方面,村里引进了专业的饲养公司,合作社提供生产基地和520只种羊供公司经营。公司承担经营管理、技术管理和养殖成本,贫困户参与所有生产环节。通过这种方式,在党员和干部的带领下,每个人都学会了不冒风险的技术。
2016年8月,田军村所有贫困户一致同意加入万宁田军生态种养农民合作社。那一年,每个家庭获得了5355元的股息。除了红外线,贫困户还可以在合作社工作赚钱,也可以用自己的田地为合作社种植优质牧草,每亩牧草年收入超过7000元。在合作社的推动下,截至2017年底,田军村32户155户贫困家庭全部脱贫。
在过去的两年里,万宁村的“第一书记”带领成立了7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了6008多亩特色种植和1313个专业农民。2017年,北大镇仅有18家合作社实现分红95.62万元。
帮助穷人首先有助于“智慧”和“雄心”
“这个‘第一秘书’就驻扎在村子里。除了找到一种方法、筹集资金和帮助技术,更重要的是帮助创意。”万宁扶贫办主任何说,只有把“要我脱贫”改为“我要脱贫”,扶贫工作才能真正走上正轨,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从2016年底开始,海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电视扶贫致富夜校,有固定的频道和时间,由行业专家、致富专家和优秀帮扶干部主讲政策、传授技术、提出思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夜校的作用,万宁在全市12个镇都设立了夜校分支机构,并在207个行政村设立了夜校班,扩大了电视夜校的普及范围,调动了贫困家庭收看节目的积极性,确保了“付诸行动”的效果。
黄春荣是岭头村一个72岁的贫困家庭,在过去的两年里,她一直在上电视夜校。每天晚上电视夜校播出时,村委会班子成员和致富带头人都会开车接送2公里外的贫困家庭成员去上课。此外,还为参与电视夜校的贫困家庭安排了奖励互动环节——观看节目后在讨论中积极回答问题的家庭将获得大米、雨伞和洗发水等奖品,积极参与的学生也将被列入村里的“夜校荣誉榜”。
"我们是固定教室+移动教学+单一服务!"万宁市北大镇党委书记温万辉表示,在全省统一内容播出后,北大镇村委会根据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反馈,邀请相关领导专家现场讲学,带领贫困群众到其他地方参观学习。“贫困家庭愿意‘点菜’,他们的决心和热情提高了。扶贫确实有内在的动力。”
“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致富之道,讨论各种技术,越来越少的人整天游手好闲,喝酒打牌。”2017年,万城镇联兴村九重葛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文胜飞受到电视夜校的启发,获得了万宁市文体局的支持。他在村里的九重葛种植基地建了一家农家书店,并定期举办书法课、读书俱乐部和独奏会...村子里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
张美文告诉记者,2018年,万宁还面临着为10590人脱贫和解决困难的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把扶贫政策与贫困人口的参与联系起来,真正脱帽、拔根、想办法。让贫困家庭过上好日子。”
《人民日报》(2018年4月27日,第19版)
标题:万宁“第一书记”实干挖穷根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20103.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