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线城市除了北京 你很难猜到!
本篇文章3851字,读完约10分钟
资料来源:黄丹娜明史枪击案作者|黄丹娜
如果我们同意所谓的一线城市只是意味着他们吸收了大量的人,人口密度高,有一个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并有一定的辐射到周围地区,那么在明朝肯定有一线城市。这些城市实际上是明朝的第一线?用什么?
随着前所未有的19个城市被列为“一线城市”,最近的“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激烈讨论的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每个人都希望他们的城市在名单上得到尊重。另一方面,有19个一线城市。我们国家真的有这么多一线城市吗?这是另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了解过去可以从现在学到东西。如果我们同意所谓的一线城市只是意味着他们吸收了大量的人口,拥有高人口密度,坚实的工业基础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并对周围地区有一定的辐射,那么在明朝肯定有一线城市。
但明代一线城市的名单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一个
苏州的反击创造了中国城市史上的奇迹
唐伯虎是明代的一位大天才,以“点秋香”的故事为世人所知,他写了一首诗,名为《常门即物》。诗歌说:
吴中是世界的天堂,昌门是男性的天堂。
崔袖上下三千层,金百万水西东。
即使市场从未售出,但来自四个遥远地方的词语总是不同的。
如果画家画了一幅画,对画家来说很难画。
诗中提到的长门是苏州古城的西门,指的是苏州。唐伯虎笔下的苏州是什么样的?
综上所述,“百万金”意味着更多的钱,“四个遥远的字”意味着苏州不仅拥挤,而且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三千绿袖”意味着美丽的女人像一朵云,“五个以上的城市出售”意味着各种各样的企业拥有一切,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可以在任何时候得到满足。
▲仇英《清明上河图》是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样一个工业发达、百花齐放的苏州,即使请一位画家来描绘,也很难画得好。唐伯虎称赞苏州。
“白发三千丈”,这是诗人的天性。但是在唐伯虎这里并不夸张。
苏州也被认为是一座古城,春秋时期吴王在这里建都,所以它也被称为“吴”。隋朝开始命名苏州。
尽管历史悠久,苏州只能说是一个全国性的区域性城市。
到明朝中叶,苏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上海开埠前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核心。
当时,许多人记录了苏州在中国经济中的枢纽地位。据《明惠殿》记载,洪武二十六年,明代苏州市秋粮实际量为2746990石,比全国实际量高出11%,超过了四川、广东、广西和云南省的总和。到明朝中叶,苏州政府应该每年缴纳277万石的正税。
明朝人感叹道:“自古以来,自土地税以来,就没有人比它更重了。”
苏州的确被明朝剥削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苏州强大经济实力的证明。
在全国城市群中,苏州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空.的高度
明代嘉靖年间,江苏昆山人郑若曾说:“天下之物,皆聚于苏州。”晚明流行两个新词。所有款式新颖怪异的衣服都被称为“苏式”,其他新事件都被称为“苏式”。
▲沃尔特斯美术馆收藏的唐寅新娘婚纱(意大利)
退潮时向苏州学习。全国各地的帅哥美女都在盯着苏州,否则他们会落在时尚圈的后面。
苏州的繁荣甚至惊动了外国人。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在明朝末年访问苏州时,在他的《中国笔记》中说:“许多来自葡萄牙和其他国家的货物都是经由澳门运到这个港口的。苏州商人一年到头都与中国其他贸易中心的商人进行大宗贸易。由于这种交换,这里几乎没有人们买不到的东西。
苏州的繁荣是生动的。但是如果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苏州实际上是违背常理的。
明朝的行政区划是省政府和县一级。就地位而言,苏州只是一个政府,而不是一个省会城市。
▲仇英《清明上河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即使是省级城市也不例外,它们在全国城市群中脱颖而出。
苏州的反攻可以说是中国城市史上的一个奇迹。
二
南京:从前线坠落,进入前线
在明朝的历史上,南京是一个悲喜交加、大起大落的城市。
1368年,朱元璋称帝南京,持续了50多年。这一时期是南京最高的政治地位和发展的高峰。
然而,随着永乐皇帝迁往北京,南京很快就失守了。据顾启元的客人详细描述,迁都后,南京户口减半。
除了人口急剧下降之外,一直由政府经营的产业支撑的南京经济也遭遇了雪崩。
位于南京的龙江造船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造船厂之一,为郑和下西洋建造了一艘特殊的宝船,其繁荣可想而知。然而,嘉靖年间,生产宝船的工厂仓库早已“俯首如草”,只需有人看守。
毫无疑问,在迁都之初,南京已经从一线城市的名单上消失了。
然而,它下降很快,恢复很快。南京很快又进入了一线或准一线。
明朝中叶曾到过南京的利玛窦在《中国读书笔记》中详细记述了南京。
首先,利玛窦称赞了南京的美丽和威严。他认为,“在这方面,或许没有几个其他城市能与之匹敌或超越。”
利玛窦对长江的美丽和商业价值印象深刻。他对河里“为什么有这么多船”感到惊讶?
南京工商业的发展也引起了利玛窦的注意。
在目睹了元宵节期间盛大的焰火表演和灯会后,利玛窦评论说:“南京在焰火制造技术性能的科学方面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区或世界其他地区。”“每家每户都挂着各种各样的灯笼,这些灯笼由纸板、玻璃或布巧妙地制成,每个人都买自己喜欢的款式。房子里外都点亮了许多灯笼,人们认为房子已经失去了它的火。……
南京的起伏揭示了什么样的秘密?
南京在明初成为明朝第一座城市是不正常的,因为控制这一变化的是行政之手,而经济繁荣的表象背后隐藏着隐忧。
南京依靠行政权力,在明初集中了大量的熟练工匠。据《明史》记载,洪武时期,中国有23万多名轮班工匠,近13万人来到南京工作。官办手工业机构规模庞大,门类齐全,产出可观,效益巨大。
即使在商业领域,南京的国有化趋势也非常严重。政府经营的餐馆、旅馆,甚至是政府办公用房都要建起来,然后对居民征税。
随着永乐迁都,南京不再是政治中心,政治管理的需求急剧下降。反映在经济上,南京的各种失调是不言而喻的。
▲仇英的《杜南范慧地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南京再次进入了前线。为什么?
首先,南京有资格成为一线城市。
如利玛窦所见,作为前首都,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好,水陆交通也很便利。此外,南京地处江南经济带,是当时最具活力的经济区。
其次,明朝迁都北京,这当然是对南京的打击,但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南京,过去作为一个政治中心,处处关注官员的需求,但现在它不得不服务于民间消费和娱乐。后者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并不比前者差。
国营工商业衰落了,私营工商业逐渐活跃起来。南京兴起的纺织、制扇、酿酒、印刷等产业在全国城市群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它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同时,经济法也开始充分发挥其作用。南京回到前线有什么奇怪的?
三
晚明商人心目中的四大一线城市
当代城市排名几乎总是几个研究机构和一群闭门造车的学者的产物。
相反,明代的城市名单是以商人的身份出现的。商人从南到北旅行,他们显然对一个城市有更深的了解。
▲仇英的《杜南范慧地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自明代中期以来,随着商业的繁荣,《尚书》成为社会上的一种流行读物。所谓的商业书籍是商人做生意的指南。
一本名为《商人手册》的商业书籍列出了中国四大城市:北京、苏州、汉口和佛山。很明显,这是晚明商人心目中的四个一线城市,他们一定要注意。南京只是一个准一线城市。
在半决赛中,预计北京将位居榜首。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其不可替代的自然优势就在于此。
但是,如果我们拿文章开头列出的一线城市的硬性指标来看,北京可能有点不愿意赢得冠军。
就人口而言,据梁、等学者统计,明代万历年间苏州市人口为2011985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93.73人。根据明朝的行政区划,直隶位于首都的地区称为北直隶,相当于今天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大部分。北直隶的人口密度是多少?不到32人。即使排除天津和河北的大部分地区,北京的人口密度也比不上苏州。
就经济而言,北京更倾向于消费导向型经济。毕竟,皇城内达官贵人的消费水平不会低。除此之外,北京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产业。
当然,北京似乎是一线城市。然而,将北京列为一线城市之首,更多是晚明商人的习惯,也可能是政治正确性的潜意识反应。
▲仇英“江汉路虎”武汉博物馆藏
汉口和佛山进入一线城市前四名,无疑会让当代人大吃一惊。
明初,汉口只是一片无人居住的芦苇滩。万历年间,由于漕运和漕运,汉口很快成为四季商船繁盛的地方。
佛山能否进入榜单取决于其强大的冶铁业。到了明代中期,“佛山的冶炼遍布世界各地”已经成为评价。
汉口和佛山在晚明进入前四名,不仅有赖于商人的声誉,也有赖于社会的共识。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刘宪庭在《杨光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都在北方,都在南方,都在南方,都在东方,都在西方。”
这份明朝晚期的城市名单显示了什么?
▲仇英《清明上河图》是辽宁省博物馆藏
它揭示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到明朝中后期,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走上经济主导、经济驱动的道路。
自先秦以来,中国城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政治功能为主导。要想知道一个城市是否重要,第一个标准是看它的行政和军事价值有多大。一个城市的经济功能往往是附庸。在这种模式下,城市的发展必须依靠行政之手。
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功能永远只是一个附庸,那么苏州、汉口和佛山永远不会进入一线城市。因为这三个地方既不是军事城镇,也不是行政中心。
正是由于经济功能的突出和经济规律的发挥,苏州、汉口、佛山的活力得以充分发挥,也有可能进入前四名的一线城市行列。
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标题:明朝一线城市除了北京 你很难猜到!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5462.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