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前景好
本篇文章1478字,读完约4分钟
由于其丰富的创新因素、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金融技术和商业创新的港口。层出不穷的创新理念和模式在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改善了海湾地区的金融生态,也将创新效应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空空间,如“一带一路”。
金融技术高地
金融技术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成为金融技术创新的高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邱山说。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香港有200多家从事金融技术的初创企业,监管机构正在推动金融技术的发展。今明两年,他们将推出一个快速支付系统,可以随时随地将港元或人民币转移到不同的银行或储值支付工具,以及一个由分布式分类账技术支持的高效率、低风险的“全球贸易连接网络”。在深圳,移动支付、智能投资顾问、数字现金、区块链等金融科技行业正在帮助深交所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本地区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的运营效率。广东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众多的制造企业为金融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香港数码港董事局主席林嘉莉表示,香港良好的管理体制、成熟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科技研发能力,将有助于香港成为金融和科技中心,而与内地力量的结合,将使金融创造上一层楼。
植根于大湾区的金融技术创新企业也普遍认为,在大湾区起步和成长可以使R&D和企业的业务不再局限于一个市场维度,而是有更深更广的发展。
突出的商业优势
除了技术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创新领域的优势互补也体现在商业领域。
近年来,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措施已作为一个例子推出。联通机制不仅促进了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也进一步增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
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李(Thomas lee)建议,未来两地应考虑进一步整合“新股通”、“基金通”、“衍生品通”等创新安排,以促进资本市场的联合扩张,提升整体投融资能力。
香港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基金池,这也为大湾区创新离岸人民币业务提供了机遇。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邱毅通表示,内地和香港可以以大湾区建设为起点,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推进跨境双向人民币融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债券发行、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合作,促进离岸和境内人民币资金的交流。
绿色金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金融工具。香港特区政府在推动绿色金融方面取得了两大进展,即由特区政府控制的发行机构和公共机构发行基准绿色债券,以及为绿色金融项目和证券设立认证计划。同时,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积极的突破。试点区支持符合条件的港资金融机构设立合资证券、基金、期货和保险公司,支持港资金融机构参与国内绿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绿色风险投资基金、绿色债券发行等业务。随着二者的结合,新型绿色金融工具的国内外发展渠道正在逐步拓宽。
航行“一带一路”
业内许多人认为,金融创新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航行,然后沿着“一带一路”航行,甚至在更大的区域航行。
广东省自由贸易办公室主任曹达华表示,内地和港澳有条件推动出台一系列金融创新政策,加强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沿线金融市场的战略合作,推进保险、证券、银行市场的深度对接和业务创新。
邱怡通建议,大湾区可以探索建立跨境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为港澳台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出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证券产品的发行和转让。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随着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香港与内地的金融联系将在世界范围内继续加强,金融领域的传统和创新业务将有更广阔的发挥优势前景。
标题:新华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前景好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5041.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