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小人之心”是澳“恐华”症结
本篇文章1029字,读完约3分钟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最近,在澳大利亚的35名中国研究人员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支持澳大利亚政府努力识别和削弱中国在澳大利亚的影响力,但他们没有给出具体案例。显然,这是澳大利亚“中国恐惧症”的又一次爆发。只是这一次,主角是一个被普遍认为更理性的学者。
最近,澳大利亚频频上演闹剧,无端指责中国。澳大利亚媒体大肆宣传“中国渗透论”,将14万名在澳留学的中国学生和120万名中国人诬蔑为“特工”。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新法规,限制中国对该国能源企业和农业用地的投资。包括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在内的一些政界人士指责中国“收买”澳大利亚议员,对澳大利亚进行“政治干预”,呼吁澳大利亚人民“站起来”。
澳大利亚的“中国恐惧症”有其深层原因。借用澳大利亚前总理托尼·艾伯特的话来说,那就是“恐惧和贪婪”。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中澳双边贸易额为1256亿美元。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764.5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33.1%。从中国进口491.5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2.2%。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近年来,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大幅增长。澳大利亚政府希望通过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来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由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差异,澳大利亚对于在经济上过于依赖中国有很多疑问。这种“中国恐惧症”背后的逻辑实际上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众所周知,中国外交一贯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种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中国以前没有做过,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做你不想对别人做的事。”中国不喜欢别人干涉中国的内政,自然也不会干涉别国的内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中国一贯致力于在相互尊重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开展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
幸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澳大利亚人都被蒙住了眼睛。澳大利亚反对党工党领袖肖顿愤怒地批评特恩布尔总理传播“中国恐惧症”,破坏中澳关系。
此外,包括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芬、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白、前澳大利亚外交官梅在内的30位澳大利亚中国问题专家发表公开信,为中国“正名”,公开批评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的不当言行是种族主义。这封信后来由30多名其他学者签名。
如今,一场关于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大辩论已经开始。我们真诚地希望澳大利亚媒体和政府能够摒弃“小人之心”,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放。毕竟,对澳大利亚来说,推动中澳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国家和人民。
标题:人民日报:“小人之心”是澳“恐华”症结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4926.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