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融联姻物联网
本篇文章3316字,读完约8分钟
路峰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让我们得以一窥未来的发展模式。如今,我们已经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控制空调节和家用照明设备;一家荷兰初创公司发明了一种将奶牛连接到互联网的方法,以帮助农民随时监控它们的健康状况;互联设备具有测量植物和作物的光照、温度、浇水和施肥的功能;无人驾驶汽车和飞机不再只是科幻小说中的东西。在未来的十年里,世界上将有超过500亿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并相互连接。物联网技术将成为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新工具,世界正走向物联网时代。金融作为古老而传统的产业,也面临着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对众多新的入侵者和物联网技术的浪潮,金融市场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发挥力量,以理论促实践,以实践证明理论,以“双轮驱动”的方式引导金融和物联网的创新和融合。
就中国市场而言,物联网的金融实践已经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有序展开。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从战略高度将物联网技术的重点发展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文件;2010年,中国银联开始大规模试点新一代物联网移动支付业务,首次将物联网金融带入产业化和规模化实践的时代;2013年,国内商业银行尝试利用物联网传感设备和智能监管平台对动产进行识别、定位、跟踪、监管和管理,并致力于利用物联网技术赋予动产以不动产属性,尝试物联网融资动产的新模式,使物联网融资实践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物联网金融理论体系的建设一直处于滞后状态,没有对物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技术基础和发展模式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阐述的研究成果。
在物联网金融产业缺乏理论驱动的背景下,由互联网金融企业家范女士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物联网金融概论》一书,为物联网金融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一股创新之风。《物联网金融概论》一书聚焦于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金融租赁五种金融形式,从各个方向和角度为读者构建了物联网金融的理论体系。仔细研读本书后,读者将会对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物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和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国内物联网金融市场的光明市场前景有更好的了解,并将进一步认识到物联网金融对中国金融市场转型升级的意义。
《物联网金融概论》是我国第一部根据行业分类具体介绍物联网金融理论的专著。一方面,从宏观角度出发,本书详细介绍了物联网金融概念的定义、国内外发展历史、技术基础、发展现状、未来展望以及构建宏观体系的思路和方法,为读者呈现了物联网金融业务的总体框架。另一方面,本书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金融租赁五个微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物联网金融业务的现状、运营模式、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方面,从微观角度揭示了中国物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路径。以最具代表性的物联网银行为例,从信贷业务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揭示了物联网技术与银行业的联姻路径:首先,银行可以在生产生活场景中使用物联网技术。广泛运用,发展覆盖日常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物联网金融中介服务,实现信贷业务的拓展;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赋予动产以不动产属性,实现信贷资产结构的优化;利用物联网技术的精准性和高效性提升信用流程的智慧。第二,物联网设备和技术可以直接联系到借款企业生产现场的采购、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通过真实、实时、客观的生产现场数据信息进行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实现思维客观化、手段技术化、过程数据化、决策准确化的风险管理。
系统阐述金融与物联网技术结合的机制也是《物联网金融导论》一书的亮点。在书中,物联网金融被定义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即金融机构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网络中的人与物的信息流和金融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物联网金融的这一定义也从另一个角度总结了二者结合的机制。首先,物联网技术的技术创新拓展了金融服务生产的可能性前沿。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制度供给充足的条件下,物联网技术创新和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拓展、完善和升级将形成技术驱动的金融服务创新动力机制。第二,物联网技术和金融业的结合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鉴于物联网技术的特点,金融机构可以与相关通信服务提供商和终端设备供应商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第三,将物联网技术嵌入金融业务流程,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物联网条件下,金融机构面临一定的环境,确定性与收入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筛选市场中的客户,评估交易机会对应的损失可能性,积极选择“一定收益”的交易机会,避免“一定损失”,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实现“高确定性、高收益、低损失”的理想组合。第四,物联网技术创造的“分散”金融模式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物联网将更多的人、物和网络互联起来,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分布式的、对等的“分散”平台。统一的数据传输、通信和存储,结合云计算技术,可以促进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促进服务的标准化和透明性,使高效的多方合作成为现实,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物联网金融概论》一书在描述金融与物联网技术创新化学反应的同时,也理性地分析了物联网金融业面临的诸多挑战。首先,核心技术尚未突破。对于物联网的融合应用,支持操作系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等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由此带来的价格高、功能单一、安全风险高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在组网技术方面,低功耗短距离组网技术和低功耗广域网是物联网金融领域的重要组网方式。目前,技术标准不一致、模块产品功能单一等关键技术难题尚未突破。其次,需要扩大适用范围。目前,物联网金融的应用范围仍然非常有限,其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以物联网银行领域为例,目前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动产质押监管领域,仅限于铜、铝、不锈钢等有限的质押品。试点和推广工作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部分地区,与建设商业银行智能决策控制系统、智能服务平台和智能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国家目标相差甚远。最后,中国的物联网金融法律体系仍然缺失。以物联网金融领域的动产融资业务为例,虽然我国颁布了《物权法》、《担保法》及相应的司法解释,但都是基于当前和过去的技术条件和经济社会现实。对于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新的物联网金融业务形式,在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监管规则、行业标准、争议解决机制和应急措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
面对物联网金融的一系列挑战,笔者在《物联网金融导论》一书中对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做了全面的阐述。一是完善物联网金融宏观运行机制。物联网金融建设需要建立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宏观工作机制。在政府层面,要努力建立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设施,在金融、工商登记、纳税、社保、交通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植入网络元素,为物联网金融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在监管层面,要发挥监管促发展的作用,建立物联网金融发展和应用的协调机制,加强对物联网金融业的整体监管。在金融机构层面,要从高层次上建立物联网的基础金融体系,制定物联网的财务规则,建立相应的领导和组织架构,开展物联网的财务规划,明确自己的定位,以一定的物联网财务格式为突破口,努力成为物联网财务分支的龙头企业。第二,建立物联网行业标准。物联网财务标准的建立是一项全新的创新工作。要将国内外物联网最新技术前沿与我国金融业务发展标准总体规划充分融合,坚持导向性、可操作性和集约化原则,建立物联网金融标准化工作体系。第三,构建良好的物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构建良好的物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环境保障。物联网思想和技术在生产场景和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实现了一个人、人、物的物联网新格局。
《物联网金融导论》是物联网金融领域的一部综合性、理论性和创新性的专著,它以经典的经济金融理论为指导,以详实的数据为支撑。它致力于从行业角度向读者展示中国物联网金融的广阔蓝图。物联网金融的出现凸显了该领域快速的金融创新和光明的前景。正如创新理论的鼻祖熊彼特所说,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有着强烈的影响,技术和产品之间的创新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战场。这本书的出版将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物联网金融,也将会引起更多的行业参与者的深入思考,为物联网金融理论成果的创新做出贡献。
(作者是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江苏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
标题:当金融联姻物联网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4719.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身处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