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科创新+产业集群”
本篇文章3014字,读完约8分钟
本报记者梁报道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是否太差?涉农人群不能彻底摆脱贫困吗?农业投资达不到预期的回报?谁姓农民,谁在赔钱?
在国家政策的调整下,农业面临的各种“尴尬”将逐步得到改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示范“模式”不断完善和推动。未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结构改革后,农业将向高标准、高要求发展。同时,科技创新被用来促进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农业产业,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劳动生产收入和绿色发展。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此外,《意见》还指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促进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第一份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题,从国家层面系统指导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文件,对于深化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科技管理司副司长、副研究员张萌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然而,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000061,存量)(000061,存量),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突出。
张萌告诉记者,例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动能仍然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培育新的发展和增长极。
不难看出,在当前农业发展动能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出台和推广《意见》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发展农业高科技园区,创造农业发展的新动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农田也应该有高科技
尽管近年来农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波折”,但国家的农业政策却一再出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进行了针对性、长期性和体制性创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文来表示,当前,农业现代化面临诸多“不足”,农业发展应在继承传统农业优势的基础上,依靠科技使农业进一步发展。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管理体系,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创新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高新技术新动力的综合示范区。”姜文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示范区发挥着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使农业高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地球,注重使人看得见摸得着,真正实现了农业高新技术给农业带来的可喜变化,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为此,国家启动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特别是,为了不断加强惠农富农,推进现代农业,中国农村再次迎来了深化改革。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体制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到2035年,农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明显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姜文来认为,《意见》与农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意见》可以促进农村振兴,振兴农村的途径很多。其中,科技兴农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农村地区可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改善农村条件,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到农村,提高农村地位,达到振兴农村的目的;另一方面,农村振兴也需要《意见》的支持,这将有利于农村振兴和示范区建设。
记者注意到,《意见》部署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的八项任务。即培育创新主体、强化主导产业、聚集科教资源、培养专业农民、促进整合共享、促进绿色发展、加强信息服务和加强国际合作。
农业应该叫做“农业、科学和高”
说到改革,事实上,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早在1997年和2015年,中国就分别批准了杨凌和黄河三角洲两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经过多年的“深度培育”,这两个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不仅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培育了新的农业经营主体。
有分析指出,两个刚开始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已经基本达到了原定目标,其20多年的发展也为未来农业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虽然两个产业示范区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数量少的问题。蒋文来认为,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农业产业的类型和生产条件差别很大,这不适合中国的土地面积和农业产业的需要;一方面,示范区建设资金不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资金不足是制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它没有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整合和农村改革深度融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不仅在农业生产领域,而且在经营和服务领域,特别是随着农业综合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正确处理这种复杂的关系非常重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曾经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研究组的成员,也参与过几个典型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其中,杨凌也去过很多次,高新区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张萌表示,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由于缺乏土地支持和吸引社会投资的政策,科技资源和创新企业集中度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二是缺乏清晰稳定的资金支持渠道,在解决科技问题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方面有待改进;第三,自我造血功能有待提高,科技与产业的真正融合有待提高。
据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计划到2025年,中国将建立不超过30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也意味着,今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将在国家政策的东风中迎来快速发展。
但是,张萌认为,虽然高新技术示范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但应该更加注重科技与产业的结合,从制度创新中发挥其优势。通过科技和制度的供给,才能真正打开科技强国向工业和经济强国的通道,真正释放发展的活力。
在竞争力方面,张萌认为,要提高示范区的竞争力,首先要通过政策供给和制度创新,真正聚集一批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成为创新高地;二是合理布局园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设示范区,实现差异化发展,吸引优秀人才进入;第三,坚持产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把示范区发展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突出特色产业的地方优势,真正形成产业高地;最后,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发展规律和产业特点的评价机制,真正引导示范区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示范区的竞争力。
徐南平说,首先,示范区应该命名为“农业区”。评价示范区建设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农业产业竞争力是否提高,农民是否壮大;其次,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必须命名为“分支”,发展路径应以创新为动力,创造新的高地。“技术”是一个身份标签,“创新”是一个基本特征。这一点必须坚持,而且必须坚定不移;第三,示范区必须有两个“高点”。一方面,要坚持高标准建设,探索有进有退的管理机制,避免终身制,确保示范区建设的高标准和严格要求。另一方面,“高”意味着培育“高科技”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是示范区建设的目标。
(主编:赵延平hf094)
标题:探索“农科创新+产业集群”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7748.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海南万宁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成绩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