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数据造假全揭露 那些假数据都是怎么来的?
本篇文章5133字,读完约13分钟
虽然从中央政府的领导人到普通百姓(603883,诊所单位),每个人都已经大声疾呼并痛打了地方数据欺诈,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各级政府也在加紧调查和处罚,情况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时不时暴露出来的欺诈行为仍然让人感到乐观。
毋庸置疑,地方经济数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量化指标,是中央政府制定地方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地方经济数据不准确,将直接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的误判,进而影响政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那么,本地数据欺诈的现状如何?那些虚假数据是怎么来的?如何解决地方经济数据造假问题?《证券时报》记者进行了一些调查和采访,调查了当地的经济数据欺诈行为。
“自上而下”的挤压
“从辽宁注入统计数据后,该省召开了几次会议,强调统计数据的质量。”东北某地区统计局的一位局长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他在学校学习统计时就知道数据有水分,他加入了为数据增加水分的工作,现在他退休了,从数据中挤出水分。"我的工作生活不仅仅是处理数据统计,还包括处理数据湿度."
统计处处长认为,近两年来,统计数据的质量确实有所提高。绝对数字可能有水,但总的趋势没有问题。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量的“水分”是一个历史问题。例如,他说在2000年,工业增加值超过报告的1亿元,这1亿元是每年的基数。随着绝对数量的增加,这种水分一直存在。
另一位来自中部省份的统计学家告诉记者,事实上,近年来,许多地区已经开始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挤出水来,这只是媒体所不知道的。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一些统计数据是指误差、技术和报告等小规模误差,这主要是由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和他们对海量统计数据的有限理解造成的。根本不存在故意欺诈这种事情。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自辽宁被曝光以来,许多三线城市和县级城市都出现了明显的数据挤压和负增长。以上述统计局局长所在地为例,2017年经济增长率为负增长4%以上,工业增加值为负增长40%以上。
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的许多统计学家看来,这种挤压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说说笑笑的问题。很难想象哪里宣布经济不是增长而是负增长!提高数据质量是一种趋势,统计学家很高兴看到这一点。同时,他们希望统计部门只是一个数据收集部门。
“这种自我‘自上而下’并不是说自上而下的数据有水分,而是说中央政府这次真的动了,决心告别GDP主义’,不怕家丑。”上述中部省份的统计人员告诉记者,虽然中央政府以前就知道注射水和伪造地方统计数据的情况,但如果没有决心刮骨解毒,这些地方就不会暴露。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应该有更多的地方加入挤水行列。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
一位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专家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伪造数据实际上非常困难,因为统计环比和同比数据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的经济指标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一年中的一次数据造假意味着在随后的几年中需要制造更多的假货来填补先前的水分,而在接下来的一年中造假就越困难。
因为地方统计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们担心国家统计。根据上述统计专家,目前,中国实行独立的国家和地方会计。虽然方法是一致的,但数据总是有差异的。国民核算gdp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小组,工业、能源、投资等企业直接上报的数据也进行了修正。中小企业和农业的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垂直管理的地方调查小组进行抽样调查。各部门会计核算完成后,需要进行反向核算。
"每年公布的全国数据本身就是挤出当地水资源的结果。"专家指出。
这些虚假数据是怎么来的?
数据欺诈也很特别。用空直接修改数字的方法太低了,而且很容易炫耀,所以我们必须玩一些把戏。数据欺诈的手段是什么?
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增长一直是主力军,也是各级官员的“重中之重”。投资的“快速增长”可以带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向前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和吸引投资是数据欺诈的重灾区。
固定资产投资欺诈
"投资这片水域很大,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一些地方,过去年度数据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大于当年的gdp值,所以我们可以考虑有多少水。
一种情况是,地方政府与投资者私下签订合同,投资金额、投资年份等数据由地方政府随意填写,投资金额往往是实际投资金额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另一种情况是没有项目,投资项目被虚报。此外,许多地方政府要求每年增加投资数据,无论报告后是否实施,数据都不能降低。为了保持投资的增长率,每年都要“增加”。
投资欺诈
吸引投资一直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因为引进外资往往伴随着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设备等。,这很容易成为当地成就的亮点。
其中一种主要的欺诈手段是地方政府将人民币汇往香港或其他海外国家,注册成立空壳公司,然后将人民币兑换成其他外币港币,再汇回当地作为外资进行投资,汇兑损失由当地财政局承担。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设立了吸引外资的专项基金,这实际上是一个应对外汇风险的资金池。还有直接购买外国资本。政府付钱给外国商人,让他们注册成立空壳公司,或者有专门的中介公司,然后在一段时间后把资金转移走。
假出口
在维持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与投资和消费保持同步。如果净出口数据不理想,将严重拖累整体增长。假出口企业除了粉饰数据、伪造业绩外,还可以骗取出口退税,获得灰色收入。
出口企业伪造出口数据的主要方式是,让物流公司的集装箱卡车不断更换许可证,多次进出海关,多次申报和清关同一批货物,抬高出口价值,同时骗取出口退税。特别是在自由贸易区,由于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这种做法简化了,便于实施。物流公司在一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此外,进出口数据欺诈可以为资本外逃和虚假外资流入提供便利渠道,并为金融安全埋下隐患。
税收欺诈
Gdp增长,财政收入需要跟上增长。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财政收入欺诈主要从税收入手。最方便的办法是征收“超额税”。也就是说,提前一年或几年征税,或者用各种名目增加当年的税收。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并已被多次曝光。
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利用“税收空转向”来达到虚增财政收入的目的。税收空转移支付主要是指政府通过预收税款、实施税收优惠和无偿向应税单位发放财政资金来支付税款的做法。事实上,以税收的名义,资本通过纳税人、银行、税务局和财政局的循环,然后回到它原来的位置。
第三是构建虚假交易。例如,两家国有企业做了一笔无意义的账面土地交易,资金从政府的左口袋进入,从右口袋流出,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税收。
此外,国家在线统计直报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消费、经营和效果数据不再逐层上报,而是直接上报给国家统计系统,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数据的公开透明性和统计效率。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对策,如干预企业真实、独立的报告,编造企业虚假数据,要求企业填写虚假数据,代他人填写和报告企业数据等。企业需要事先通过政府的审查,然后才能直接报告。
“事实上,注水和伪造这些数据的方法并不高明。它们只不过是蓄意的虚假报道、虚构的收入增长、空回合等等。也很容易被看穿。虽然gdp考核目标被淡化,但实际上,经济发展指标仍是目前最明显的成绩单,这关系到地方领导人的升迁。”当地统计局局长向《证券时报》记者呼吁,称虽然经济指标的注水情况有所改善,但注水数据的范围有所扩大,例如,“社会”、“民生”等领域都是新的注水领域。国家提到的指标都是地方官员的成就,它们都需要与指标的增长相匹配。
地方经济数据也存在漏报和少报现象
事实上,地方经济数据也存在与虚假和过度报告相反的问题,即少报和少报。
根据2004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在中国各省的经济数据中,有些省确实存在漏报和虚报,而另一些省则存在漏报。广东省经过一次人口普查,发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800亿元;浙江有400多亿;上海也增加了600亿;北京多了1800亿;当然,在12个省进行人口普查后,数据会更少。
国内生产总值的少报和少报主要是由于逃税。这种漏报随着私营企业、服务生产和灰色经济的相对重要性的增加而增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黄有光认为,由于虚假报告而被夸大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可能要小于因漏报而被低估的国内生产总值。
上述统计局局长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在之前的统计中确实有很多抑郁行为。例如,以前选择贫困县时有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乡镇企业统计覆盖面不全,故意隐瞒偷税漏税,一些灾害数据被故意夸大。还有一个事实是,网上送餐、美容等数据没有被计算在内。
著名经济学家李一宁认为,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而无形国内生产总值的第一个原因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方法造成的低估。另一个原因是逃税。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近年来,中国新经济的快速发展超出了预期,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推动了产业革命和产品创新。然而,现有的统计数据往往适用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其中大多数侧重于法律实体和自营职业家庭。遗漏新行业、新业务形式、新业务模式等的统计数据。,也很容易导致对gdp的低估。
目前,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应该超过55%。早在2008年,摩根士丹利就估计中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比官方数据低30%。其中一个原因是相当多的商家没有开具个人消费发票。国家还规定,月营业额在3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免税,这就增加了统计的难度。
共享经济也难以计数。传统的生产统计主要集中在法人实体和个体经营户,但共享经济、住房、汽车、停车位和书籍的参与者大多是居民。因此,用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很难完全收集到相应的生产数据。
如何解决地方gdp造假问题?
1
严惩
为了预防和惩治统计欺诈,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6年10月,中央深化改革小组第28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在2017年6月26日召开的中央深化改革小组第36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统一核算改革方案》和《关于处理统计违法违纪责任人的建议》。
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统计局直接查处了15起案件,包括一些重大统计违法案件,涉及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个案件处理了10多人,内部举报了20多起违反法律法规的案件。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数据失真造成的问题是全方位的,将影响到我们各级的科学决策和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程。那些造成不真实数据的责任人,包括由于缺乏客观能力而导致的主观篡改和数据偏差,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统计数据的真实与否决定了决策咨询服务的价值。”潘表示,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于2017年4月宣布成立统计执法监察局,充分发挥统计执法监督的利剑作用,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条例》也将对数据欺诈和统计偏差负责。
2
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
除了严厉的处罚,国家统计局将在2019年实施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统一核算改革。改革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将由原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改为由国家统计局组织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参与的统一核算。严格审核地区生产总值数据,确保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基本衔接。
潘指出,一方面,要加快地区gdp的统一核算。过去,地方数据与国家数据不一致,这或多或少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在某些领域的干预有关,目的是进行绩效评估。另一方面,为了加强资产负债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统计指数,一个增量指数,而不是股票。通过国家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的核算,我们不仅可以掌握股票的增长情况,还可以知道股票中有多少负债,金融风险有多大,是否在可控范围内。
3
绩效考核取消gdp考核指标
此外,业内讨论的解决方案是取消国内生产总值评估指标,采用其他指标。潘指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追求的不是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是经济质量、效率、结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以及更多的青山绿水和更和谐的社会氛围。对于盲目追求速度,甚至主观干预统计数据追求速度的行为,容忍度会越来越低,打击力度会越来越强。
地方政府也在采取行动,自2017年12月以来相继召开的省级经济工作会议也在淡化gdp评估。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601328)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指出,各地gdp增长的稀释表明,各地的政绩观正在发生变化。政治成就的最初目标主要是追求经济增长,为了提高政治成就,必然会出现“注水”现象。现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评估被淡化了,也就是说,在未来,政府的目标取向发生了变化,增长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绝对值增长到质量提高。
标题:地方经济数据造假全揭露 那些假数据都是怎么来的?
地址:http://www.5zgl.com/gyyw/16984.html
免责声明:贵阳晚报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贵阳地区焦点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